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28页 |
·绵羊肺腺瘤病(OPA)概述 | 第10-16页 |
·绵羊肺腺瘤病的发现 | 第10-11页 |
·绵羊肺腺瘤病的病原学 | 第11-12页 |
·绵羊肺腺瘤病的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绵羊肺腺瘤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第13页 |
·绵羊肺腺瘤病的诊断 | 第13-15页 |
·绵羊肺腺瘤病的防制 | 第15页 |
·绵羊肺腺瘤病的发病机理 | 第15-16页 |
·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分类 | 第16-17页 |
·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理化性质 | 第17页 |
·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第17-18页 |
·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 | 第18-21页 |
·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内源性enJSRV 与外源性exJSRV 基因结构的比较 | 第22-24页 |
·内源性enJSRV 与绵羊肺腺瘤病(OPA)的关系 | 第24-25页 |
·内源性enJSRV 在组织中的表达 | 第25-26页 |
·内源性enJSRV 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8页 |
2 试验一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的鉴定 | 第28-37页 |
·材料 | 第28-30页 |
·材料来源 | 第2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内源性enJSRV 和外源性exJSRV 特异性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2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方法 | 第30-31页 |
·斑点杂交 | 第31-32页 |
·探针灵敏性试验 | 第32页 |
·探针特异性试验 | 第32页 |
·结果 | 第32-33页 |
·探针灵敏性的鉴定 | 第32页 |
·探针特异性的鉴定与斑点杂交结果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7页 |
3 试验二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NM 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克隆、序列分析 | 第37-73页 |
·材料 | 第37-39页 |
·病毒材料 | 第37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37页 |
·酶和生物试剂 | 第37页 |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8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2页 |
·enJSRV 基因组的分段扩增 | 第39页 |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39-40页 |
·目的 DNA 与载体的连接 | 第40页 |
·大肠杆菌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 法) | 第40-41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41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1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41-42页 |
·重组质粒的PCR 鉴定 | 第42页 |
·质粒DNA 测序 | 第42页 |
·enJSRV-NM 基因序列合成 | 第42页 |
·序列比较分析 | 第42页 |
·2 个编码区蛋白结构分析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70页 |
·enJSRV-NM 全基因组分段扩增结果 | 第42-43页 |
·重组质粒的PCR 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enJSRV-NM 株基因组全序列 | 第44-48页 |
·enJSRV-NM 株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 | 第48-66页 |
·enJSRV-NM 株gag 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的结构预测 | 第66-69页 |
·enJSRV-NM 株env 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的结构预测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3页 |
4 总体结论 | 第73-74页 |
致 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作 者 简 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