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生态-环境需水概念 | 第18-22页 |
·国外对生态-环境需水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国内对生态-环境需水概念的界定 | 第19页 |
·与生态-环境需水相关的概念 | 第19-21页 |
·本论文对生态-环境需水的界定 | 第21-22页 |
·生态-环境需水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2-39页 |
·国外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进展 | 第22-29页 |
·国内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进展 | 第29-39页 |
·生态-环境需水的分类 | 第39-40页 |
·生态-环境需水的特征 | 第40-41页 |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基本原理 | 第41-45页 |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原则 | 第45-4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46-48页 |
·研究内容 | 第46页 |
·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第二章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基本情况 | 第48-53页 |
·地理位置与河段特点 | 第48-49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水文地质特征 | 第49-50页 |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第50-51页 |
·气候 | 第51页 |
·土壤 | 第51页 |
·植被 | 第51-52页 |
·社会经济 | 第52页 |
·生态类型及其结构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典型植物蒸散量的试验研究 | 第53-78页 |
·柽柳蒸散量试验研究 | 第53-64页 |
·试验材料与测定方法 | 第53-54页 |
·柽柳蒸散量的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4页 |
·芦苇蒸散量的试验研究 | 第64-69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9页 |
·胡杨蒸散量试验研究 | 第69-76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6-78页 |
第四章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水蒸发试验研究 | 第78-101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裸地潜水蒸发规律与计算方法 | 第78-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8-90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典型植物生长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规律与计算方法 | 第90-9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91页 |
·植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计算 | 第91-9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2-95页 |
·植物生长条件下的潜水蒸发与蒸散量的关系 | 第95-97页 |
·通过计算潜水蒸发简接估塔里木河两岸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的使用条件 | 第97-100页 |
·塔里木河干流两岸自然生态系统水循环 | 第97页 |
·塔里木河干流典型河段潜水埋深随离河床距离远近的变化规律 | 第97页 |
·地下水位升降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第97-99页 |
·通过计算潜水蒸发量间接估算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适用条件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典型荒漠植物生长的合理潜水埋深 | 第101-115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水埋深与天然植被关系 | 第101-102页 |
·草本植物 | 第101页 |
·灌木 | 第101页 |
·乔木 | 第101-102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典型荒漠植物生长的特征潜水埋深 | 第102-107页 |
·资料来源 | 第102-103页 |
·植物随潜水埋深的概率分布模型 | 第103-106页 |
·典型植物随潜水埋深的概率分布特征参数 | 第106-107页 |
·合理潜水埋深下限分析 | 第107-112页 |
·根据主要根系层含水率与潜水埋深的关系确定合理潜水埋深下限 | 第107-111页 |
·根据植物的根系深度和土壤的毛管特性确定合理潜水埋深下限 | 第111-112页 |
·合理潜水埋深上限分析 | 第112-113页 |
·潜水埋深、土壤含盐量与天然植物生长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112页 |
·土壤含盐量指标 | 第112-113页 |
·合理潜水埋深上限 | 第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15-140页 |
·“维持现状”目标下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15-121页 |
·通过计算潜水蒸发来间接估算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15-119页 |
·根据“蒸散模型”直接计算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19-121页 |
·“恢复大西海子以下320KM 天然植被”目标下的生态恢复水量 | 第121-130页 |
·河道输水有效影响范围及天然植被恢复和保护范围的确定 | 第121-128页 |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恢复水量 | 第128-130页 |
·“维持塔里木河干流两岸各1KM 天然植被”所需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30-138页 |
·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定额等级 | 第130-134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定额 | 第134-135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35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河道两岸净渗漏量 | 第135-137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河道水面蒸发量 | 第137页 |
·满足天然植被生态环境需水条件下塔里木河干流各水文断面的径流量 | 第137-138页 |
·塔里木河干流从阿拉尔至台特马湖河道两岸漫溢水量 | 第138页 |
·小结 | 第138-140页 |
第七章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140-148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 第140-143页 |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分析计算 | 第140-143页 |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变化特征 | 第143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143-147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河道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143-145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引水灌溉渠系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145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湖泊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145-146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水库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 | 第146-147页 |
·沼泽水面蒸发量 | 第147页 |
·小结 | 第147-148页 |
第八章 塔里木河干流输沙需水量 | 第148-159页 |
·河流输沙需水量的概念 | 第148页 |
·塔里木河干流水沙分析 | 第148-149页 |
·泥沙来源及沿程变化 | 第148-149页 |
·塔里木河干流泥沙特征 | 第149页 |
·塔里木河干流输沙需水量估算 | 第149-157页 |
·资料来源 | 第149-151页 |
·塔里木河干流输沙需水量计算 | 第151-157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57-159页 |
第九章 改善塔里木河水质环境需水量 | 第159-168页 |
·改善塔里木河水质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第159-160页 |
·沙新总排干排水流量和矿化度 | 第160-161页 |
·水质控制目标 | 第161-163页 |
·塔里木河干流规划河段 | 第161-162页 |
·塔里木河干流规划河段水质控制目标 | 第162-163页 |
·计算结果 | 第163-167页 |
·小结 | 第167-168页 |
第十章 维持河流系统水生生物生存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68-176页 |
·计算方法 | 第168-169页 |
·塔里木河干流年径流的还原计算 | 第169-1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9-170页 |
·人类活动对年径流量影响的判别 | 第170-173页 |
·塔里木河干流年径流的还原 | 第173-175页 |
·计算结果 | 第175页 |
·小结 | 第175-176页 |
第十一章 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环境需水量 | 第176-190页 |
·计算方法 | 第176页 |
·盐碱地冲洗定额的确定 | 第176-180页 |
·冲洗脱盐标准 | 第176页 |
·冲洗定额 | 第176-179页 |
·盐碱地冲洗理论的修正 | 第179-180页 |
·盐碱耕地环境需水定额的确定 | 第180-188页 |
·试验研究 | 第181-185页 |
·渭干河灌区盐碱耕地水盐动态 | 第185-186页 |
·渭干河灌区主要作物灌溉制度与冲洗水量 | 第186-188页 |
·其它相关研究成果 | 第188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环境需水量 | 第188-189页 |
·小结 | 第189-190页 |
第十二章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90-194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 | 第190-192页 |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生态-环境需水规律 | 第192-193页 |
·小结 | 第193-194页 |
第十三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4-197页 |
·结论 | 第194-196页 |
·展望 | 第196-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211页 |
致谢 | 第211-212页 |
作者简介 | 第212-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