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现实背景 | 第10页 |
·理论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价值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13页 |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2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概述 | 第14-17页 |
·虚拟资本的含义 | 第14页 |
·股票的性质 | 第14-15页 |
·对股票流通的分析 | 第15-17页 |
3 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24页 |
·国外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评述 | 第17-20页 |
·我国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评述 | 第20-24页 |
·我国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两个阶段 | 第20-21页 |
·对我国股市异常现象的实证检验 | 第21-24页 |
4 标准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的比较 | 第24-36页 |
·标准金融理论概述 | 第24-27页 |
·标准金融理论发展背景 | 第24-25页 |
·现代投资理论的两块基石:均值-方差模型和EMH | 第25-26页 |
·标准金融理论的缺陷 | 第26-27页 |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 第27-32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基础 | 第27-30页 |
·主要模型 | 第30-32页 |
·两种理论的争论 | 第32-36页 |
·对完全有效市场的假设问题 | 第32-33页 |
·对市场信息条件的假设问题 | 第33页 |
·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假设问题 | 第33-36页 |
5 标准金融理论决策基础的缺陷 | 第36-48页 |
·背景 | 第36-38页 |
·投资者估计主观概率时产生的偏差分析 | 第38-40页 |
·依赖概率导致的偏差 | 第38-39页 |
·依赖经验导致的偏差 | 第39页 |
·反应不足导致的偏差 | 第39-40页 |
·对客观概率的实证检验 | 第40-48页 |
·研究对象 | 第40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0-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对单只股票的实证分析 | 第41-44页 |
·对一组投资组合进行分析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6 行为金融理论在我国股票市场的适用性分析 | 第48-53页 |
·我国股票市场状况分析 | 第48-50页 |
·我国股票市场的总体特征 | 第48-49页 |
·我国股票市场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 第50-53页 |
·多为投机心理,短期行为严重 | 第50-51页 |
·投资承受能力差 | 第51页 |
·对股票专业知识了解不足 | 第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7 相关建议 | 第53-56页 |
·政策建议 | 第53-54页 |
·减少政府过度干预 | 第53页 |
·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 | 第53-54页 |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 第54页 |
·正确对待概率,培养合理的投资理念,健全投资行为 | 第54-56页 |
8 结论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91页 |
附录1 单只股票—600000的统计数据(2003.8.4-2007.4.12) | 第63-87页 |
附录2 一个组合的统计数据(2006.8.3-2007.4.12) | 第87-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