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6页 |
第1章 核酸扩增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 | 第16-25页 |
·PCR 技术的发展 | 第17-21页 |
·PCR 技术的应用 | 第21页 |
·基于 PCR 的分子生物学标记方法 | 第21-25页 |
第2章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反应的关键和存在的问题 | 第25-46页 |
·核酸聚合酶 | 第27-30页 |
·引物及巢式PCR(Nested primer PCR) | 第30-32页 |
·PCR 反应体系中的非必须成分——助变性剂的使用 | 第32-33页 |
·PCR 反应程序与降落PCR(Touch down PCR)和热启动PCR(Hot-start PCR) | 第33-35页 |
·PCR 反应进行的环境——PCR 热循环仪 | 第35-36页 |
·PCR 实验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 第36-42页 |
·PCR 反应中的污染 | 第42-43页 |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43-46页 |
第3章 多次重复 PCR 扩增的最终必然结果 | 第46-58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6-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4页 |
·185 rDNA 序列的连续扩增结果 | 第49-50页 |
·Plasmid (T Easy Vector)序列的连续扩增结果 | 第50-52页 |
·Bacteriophage λ DNA 序列的连续扩增结果 | 第52-54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第4章 重复扩增异常产物——样孔带的组成和性质 | 第58-76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8-64页 |
·51 Nuclease 处理 | 第58-59页 |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 第59-60页 |
·甲酰胺辅助变性复性分析 | 第60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 | 第60-62页 |
·变性琼脂糖电泳分析 | 第62-64页 |
·实验结果 | 第64-72页 |
·51 Nuclease 处理 | 第64-65页 |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 第65-66页 |
·甲酰胺辅助变性复性分析 | 第66-69页 |
·变性PAGE 分析 | 第69-70页 |
·变性琼脂糖电泳分析 | 第70-72页 |
·讨论 | 第72-76页 |
第5章 样孔带的产生机理 | 第76-111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6-84页 |
·引物浓度和扩增循环数与样孔带 | 第77页 |
·DNA 聚合酶、引物浓度与样孔带 | 第77-78页 |
·不对称 PCR 和单引物-互补引物PCR | 第78页 |
·巢式 PCR(Nested PCR) | 第78-79页 |
·PCR 动力学模拟和程序调整 | 第79-81页 |
·复杂产物的模拟——DNase I、限制性内切酶处理 | 第81-82页 |
·复杂产物的模拟——非全长片段对扩增的影响 | 第82-83页 |
·热循环对模板的剪切 | 第83-84页 |
·实验结果 | 第84-108页 |
·引物浓度和扩增循环数与样孔带 | 第84-87页 |
·DNA 聚合酶、引物浓度与样孔带 | 第87-89页 |
·不对称 PCR 和单引物-互补引物 PCR | 第89-90页 |
·巢式 PCR (Nested PCR) | 第90-91页 |
·PCR 动力学模拟和程序调整 | 第91-100页 |
·复杂产物的模拟——DNase I、限制性内切酶处理 | 第100-103页 |
·复杂产物的模拟——非全长片段对扩增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热循环对模板的剪切 | 第107-108页 |
·讨论 | 第108-111页 |
第6章 结论及意义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0页 |
致谢 | 第130-132页 |
个人简历 | 第132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