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正当防卫主观条件研究概述 | 第10-16页 |
一、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主观条件的学说和规定 | 第10-13页 |
(一) 我国大陆地区刑法正当防卫主观条件的学说和规定 | 第10-12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刑法正当防卫主观条件的学说和规定 | 第12页 |
(三) 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刑法正当防卫主观条件的学说和规定 | 第12-13页 |
二、国外刑法关于正当防卫主观条件的学说和规定 | 第13-16页 |
第二部分 正当防卫中的防卫意图 | 第16-29页 |
一、正当防卫中防卫意图存在的依据 | 第16-17页 |
二、正当防卫中防卫意图的内容 | 第17-29页 |
(一) 防卫认识 | 第18-25页 |
(二) 防卫目的 | 第25-27页 |
(三) 与防卫意图相关的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缺失正当防卫意图的行为 | 第29-43页 |
一、偶然防卫 | 第29-35页 |
(一) 偶然防卫的概念和特征 | 第29-31页 |
(二) 偶然防卫的性质 | 第31-33页 |
(三) 偶然防卫的责任 | 第33-35页 |
二、防卫挑拨 | 第35-40页 |
(一) 防卫挑拨的概念和特征 | 第35-36页 |
(二) 防卫挑拨的性质和责任 | 第36-40页 |
三、相互斗殴 | 第40-43页 |
(一) 相互斗殴的概念和特征 | 第40-41页 |
(二) 相互斗殴的性质和责任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正当防卫与认识错误 | 第43-50页 |
一、正当防卫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 第43-45页 |
二、正当防卫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 第45-50页 |
(一) 对防卫前提的认识错误 | 第45页 |
(二) 对防卫时机的认识错误 | 第45-46页 |
(三) 对防卫对象的认识错误 | 第46页 |
(四) 假想防卫是否具有防卫意图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