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钢框架稳定分析和设计方法概述 | 第11-13页 |
| ·计算长度法 | 第11-12页 |
| ·高等分析法 | 第12-13页 |
| ·支撑刚度与多高层支撑-钢框架稳定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 钢框架稳定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17-25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钢框架稳定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17-25页 |
|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基本原理 | 第17-23页 |
| ·第一类稳定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第23-25页 |
| 3 理想支撑-钢框架整体有侧移屈曲临界力公式 | 第25-53页 |
| ·概论 | 第25页 |
| ·格构柱考虑剪切变形的弹性弯曲屈曲临界力公式 | 第25-27页 |
| ·理想支撑-钢框架整体有侧移屈曲临界力公式 | 第27-30页 |
| ·理想支撑-钢框架 | 第27页 |
| ·理想支撑-钢框架整体有侧移屈曲临界力公式 | 第27-30页 |
| ·理想支撑-钢框架整体有侧移屈曲临界力公式的有限元验证 | 第30-42页 |
| ·算例介绍 | 第30-34页 |
| ·框架柱轴向变形分布偏离线形的折算系数的计算——PROGRAMME1 | 第34-38页 |
| ·理想支撑—钢框架整体有侧移屈曲临界力公式的有限元验证——PROGRAMME2 和PROGRAMME3 | 第38-42页 |
| ·公式验证结果及适用范围的界定 | 第42-51页 |
| ·VEx_M_1_S 系列算例 | 第42-45页 |
| ·VEx_S_5_M 系列算例 | 第45-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4 支撑-钢框架基于整体屈曲概念的支撑临界刚度 | 第53-87页 |
| ·概述 | 第53-54页 |
| ·层无侧移失稳所需的支撑最小弯曲刚度和层剪切临界刚度 | 第54-69页 |
| ·最小弯曲刚度 | 第54-55页 |
| ·层剪切临界刚度 | 第55页 |
| ·支撑的最小弯曲刚度和层剪切临界刚度的算例验证 | 第55-69页 |
| ·层无侧移失稳所需的支撑最小层剪切刚度和弯曲临界刚度 | 第69-79页 |
| ·最小层剪切刚度 | 第69-70页 |
| ·弯曲临界刚度 | 第70页 |
| ·支撑的最小层剪切刚度和弯曲临界刚度的算例验证 | 第70-79页 |
| ·支撑-钢框架三个层次高宽比的划分 | 第79-83页 |
| ·层稳定计算长度系数与层稳定承载力 | 第79-80页 |
| ·基于整体屈曲概念的层稳定计算长度系数与层稳定承载力 | 第80页 |
| ·VEx_M_1_S 系列算例验证及结论 | 第80-83页 |
| ·支撑最小刚度和临界刚度的概念和公式的扩展 | 第83-86页 |
| ·支撑最小刚度和临界刚度的概念的扩展 | 第83-84页 |
| ·支撑最小刚度和临界刚度的公式的扩展 | 第84-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支撑最小刚度和临界刚度的概念和公式的实用性初步讨论 | 第86-8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附录 | 第93-94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94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