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文文摘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4页 |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分类 | 第12页 |
·PUFA主要生理功能 | 第12-15页 |
·PUFA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 第12-13页 |
·PUFA对脂类代谢的影响 | 第13页 |
·PUFA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第13-14页 |
·PUFA抗癌作用 | 第14页 |
·PUFA与生长发育 | 第14页 |
·PUFA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 第14页 |
·PUF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 第14-15页 |
·PUFA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 第15页 |
·PUFA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鱼油PUFA | 第15页 |
·海洋微藻PUFA | 第15-18页 |
·海洋微生物PUFA | 第18-20页 |
·PUFA生物合成途径 | 第20-22页 |
·脂肪酸延长酶研究进展 | 第22-30页 |
·脂肪酸碳链延长反应 | 第22-24页 |
·酵母延长酶 | 第24-25页 |
·哺乳动物延长酶 | 第25-27页 |
·植物延长酶 | 第27-28页 |
·低等真核生物延长酶系统 | 第28-30页 |
·Polyketide synthase(PKS)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 | 第30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30-34页 |
·目的 | 第30-31页 |
·意义 | 第31-34页 |
第2章 Thraustochytrium sp.FJN-10 DHA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延长酶的克隆与分析 | 第34-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9页 |
·材料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3页 |
·延长酶基因的克隆 | 第39-40页 |
·疏水性分析 | 第40-41页 |
·延长酶蛋白跨膜分析 | 第41-43页 |
·TFD6、TFD5空间结构预测 | 第43-45页 |
·延长酶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5-47页 |
·延长酶进化树分析 | 第47-49页 |
·酵母表达载体pYTFD5/D6的构建 | 第49页 |
·TFD6、TFD5功能鉴定 | 第49-51页 |
·Thraustochytrium DHA生物合成分子机理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DHA高产菌Schizochytrium sp.FJU-512筛选与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第54-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材料 | 第54-55页 |
·方法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DHA产生菌FJU-512的筛选 | 第56-57页 |
·菌株FJU-512形态学观察 | 第57-58页 |
·18S rRNA基因PCR扩增 | 第58-59页 |
·重组子的菌落PCR | 第59页 |
·18S rR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59-63页 |
·培养基优化正交实验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Schizochytrium 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 第66-9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材料 | 第66页 |
·方法 | 第66-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90页 |
·总RNA的提取及mRNA的分离 | 第68-69页 |
·双链cDNA的合成 | 第69页 |
·插入片段大小的鉴定 | 第69-70页 |
·Schizochytrium EST测序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Schizochytrium cDNA文库注释 | 第71-76页 |
·Schizochytrium EST比较分析 | 第76-79页 |
·Schizochytrium sp.FJU-512 EST功能分类与预测 | 第79-84页 |
·Schizochytrium sp.FJU-512 DHA生物合成分子机理 | 第84-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96页 |
创新点与展望 | 第96-98页 |
·创新点 | 第96页 |
·展望 | 第96-98页 |
附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122页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