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基于点绘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本文工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真实感图形的绘制技术介绍 | 第15-30页 |
| ·基于几何图元的绘制技术介绍 | 第15-17页 |
| ·基于图像的图形绘制 | 第17-21页 |
| ·I BR 技术与方法 | 第18-20页 |
| ·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 第20-21页 |
| ·基于点的绘制技术介绍与分析 | 第21-29页 |
| ·多边形网格与点 | 第21-22页 |
| ·基于点的计算机图形学 | 第22-23页 |
| ·点绘制技术 | 第23-29页 |
| ·本文选择的绘制技术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基于离散点的实体造型 | 第30-48页 |
| ·基于参数曲面剖分的离散点造型 | 第30-33页 |
| ·点的数据结构 | 第30-31页 |
| ·曲面参数离散化 | 第31页 |
| ·基于视点的插值 | 第31-33页 |
| ·基于型值点的造型 | 第33-37页 |
| ·多边形网格数据描述 | 第34-35页 |
| ·计算多边形顶点的近似法向 | 第35页 |
| ·多边形网格数据顶点造型 | 第35-37页 |
| ·多边形网格细分 | 第37-46页 |
| ·相关概念 | 第38-40页 |
| ·细分模式及其分类 | 第40-42页 |
| ·Catmull-Clark 细分模式 | 第42-44页 |
| ·Loop 细分模式 | 第44-46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页 |
| ·基于点域的造型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取景变换和光照模型 | 第48-55页 |
| ·取景变换 | 第48-50页 |
| ·世界坐标系与观察坐标系 | 第48-49页 |
| ·透视投影 | 第49-50页 |
| ·光照模型原理 | 第50-55页 |
| ·光照模型 | 第50-52页 |
| ·Phong 光照模型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基于离散点造型的消隐 | 第55-64页 |
| ·隐藏线和隐藏面 | 第55页 |
| ·基于点的消隐 | 第55-63页 |
| ·背向点的消除 | 第56-57页 |
| ·基于视点的消隐 | 第57-60页 |
| ·局部区域深度判断去除不可见点 | 第60-63页 |
| ·实验结果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纹理映射和图像重构 | 第64-73页 |
| ·纹理 | 第64-67页 |
| ·二维纹理映射的基本原理 | 第64-65页 |
| ·基于离散点的二维纹理映射 | 第65-67页 |
| ·图像重构 | 第67-73页 |
| ·纹理插值滤波 | 第68-69页 |
| ·图像平滑滤波 | 第69-73页 |
| 第七章 阴影 | 第73-82页 |
| ·阴影生成算法 | 第73-74页 |
| ·影域多面体方法 | 第73页 |
| ·阴影细节多边形方法 | 第73-74页 |
| ·基于点造型的阴影生成算法 | 第74-82页 |
| ·Z 缓存器算法 | 第74页 |
| ·阴影测试线法 | 第74-78页 |
| ·非均匀离散点的平面阴影算法 | 第78-82页 |
| 第八章 透明 | 第82-88页 |
| ·透明效果的简单模拟 | 第82-84页 |
| ·简单光透射模型 | 第82-83页 |
| ·基于离散点的透明效果的简单模拟 | 第83-84页 |
| ·透明折射的实现 | 第84-88页 |
| ·Whitted 光透射模型 | 第85-86页 |
| ·基于离散点的透明折射 | 第86-88页 |
| 第九章 Catmull-Clark 细分模式的研究实例 | 第88-98页 |
| ·带有轮廓删除的 Catmull-Clark 细分模式 | 第89-90页 |
| ·细分模式在曲面混合中的应用 | 第90-93页 |
| ·相关概念 | 第90页 |
| ·曲面混合 | 第90-93页 |
| ·细分曲面尖锐特征 | 第93-98页 |
| ·尖锐特征的概念 | 第93页 |
| ·细分中的尖锐特征生成 | 第93-98页 |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9页 |
| 致谢 | 第109-110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110-112页 |
| 摘要 | 第112-116页 |
| Abstract | 第116-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