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率包标记的IP追踪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拒绝服务攻击及防御策略现状 | 第14-26页 |
·术语介绍 | 第14页 |
·DDOS 攻击的典型过程 | 第14-15页 |
·几种典型的拒绝服务攻击 | 第15-19页 |
·剧毒包型DoS 攻击 | 第16页 |
·风暴型DoS 攻击 | 第16-19页 |
·减轻拒绝服务攻击危害的策略 | 第19-21页 |
·增强受害者的容忍性 | 第19-20页 |
·过滤 | 第20-21页 |
·拒绝服务攻击的追踪 | 第21-25页 |
·包标记 | 第21页 |
·日志记录 | 第21-22页 |
·连接测试 | 第22-23页 |
·ICMP 追踪(iTrace)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重叠概率包标记策略 | 第26-41页 |
·概率包标记策略简介 | 第26-31页 |
·基本包标记 | 第26-30页 |
·高级包标记 | 第30-31页 |
·基本包标记策略分析 | 第31-32页 |
·重叠包标记策略 | 第32-36页 |
·IP 数据包头编码方案 | 第33页 |
·算法实现 | 第33-36页 |
·重叠概率包标记模型设计与实现 | 第36-40页 |
·模型设计 | 第36-38页 |
·实验及分析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利用TTL 改进包标记策略 | 第41-49页 |
·TTL 介绍 | 第41-42页 |
·TTL 在IP 追踪中的使用 | 第42-43页 |
·概率包标记策略的改进 | 第43-46页 |
·IP 数据包头编码方案 | 第44页 |
·算法实现 | 第44-46页 |
·实验及分析 | 第46-47页 |
·使用TTL 域带来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