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6页 |
第一节 蛋白激酶的分类 | 第8-12页 |
1 受体型蛋白激酶 | 第8-10页 |
2 非受体型蛋白激酶 | 第10-12页 |
第二节 JAK家族酪氨酸激酶与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 | 第12-20页 |
1 JAK 家族酪氨酸激酶 | 第12-14页 |
2 JAK-STAT 信号转导途径 | 第14-18页 |
3 JAK-STAT 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三节 JAK2 的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第20-25页 |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第20页 |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 第25-2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2 理论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等位基因 PCR 检测 JAK2 基因的突变率 | 第26-44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1 收集全血标本及提取基因组 DNA | 第28页 |
2 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28页 |
3 pKS-JAK2 及pKS-JAK2V617F 的克隆 | 第28-31页 |
4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检测JAKV617F 突变体 | 第31-34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1 pKS-JAK2 及pKS-JAK2V617F 的克隆 | 第34-35页 |
2 ASP 检测 JAK2V617F 突变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 | 第35页 |
3 JAK2V617F 的点突变频率检测 | 第35-40页 |
4 JAK2V617F 阳性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 | 第40-42页 |
5 统计学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摘要 | 第49-52页 |
Abstract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