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宏观经济波动 | 第13-14页 |
二、宏观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 | 第14页 |
三、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财务波动 | 第14-15页 |
四、对2007 年金融危机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6-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本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宏观经济周期、产业波动和企业财务波动的理论分析 | 第19-31页 |
第一节 宏观经济周期 | 第19-24页 |
一、经济周期的驱动因素 | 第19-21页 |
二、经济周期的基本类型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宏观经济周期与产业波动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宏观经济周期与企业财务波动 | 第26-27页 |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衰退:关于经济周期的一个新的解释 | 第27-29页 |
第五节 结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上市公司业绩的行业特征 | 第31-39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标准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32-33页 |
一、样本筛选 | 第32页 |
二、指标选取与计算 | 第32-3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33页 |
第三节 基于行业门类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特征分析 | 第33-36页 |
第四节 基于制造业行业大类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五节 结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金融危机冲击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分析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假说发展 | 第39-41页 |
一、文献回顾 | 第39-40页 |
二、假说发展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41-44页 |
一、样本的选取 | 第41页 |
二、变量的设置 | 第41-43页 |
三、模型的构建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第44-45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第一节 金融危机冲击对产业和企业的影响路径分析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一、合理选择政府投资领域,有效刺激需求增长 | 第47-48页 |
二、确保税收减免和推进税费改革,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 第48页 |
三、扩大大企业规模,推进中小企业并购,提高产业集中度 | 第48-49页 |
四、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 第49页 |
五、帮助企业收回应收账款,加快企业资金周转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