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8-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2 信仰概念的界定及评述 | 第13-23页 |
| ·信仰的产生及其涵义 | 第13-15页 |
| ·信仰的产生 | 第13页 |
| ·信仰的涵义 | 第13-15页 |
| ·信仰的一般特征 | 第15-16页 |
| ·超越性 | 第15页 |
| ·不可实现性 | 第15-16页 |
| ·专一排他性 | 第16页 |
| ·形而上学性 | 第16页 |
| ·信仰的作用 | 第16-18页 |
| ·生存的希望 | 第16-17页 |
| ·前进的动力 | 第17页 |
| ·精神的寄托 | 第17-18页 |
|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 第18-23页 |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产生 | 第18-19页 |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点 | 第19-23页 |
| 3 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3-39页 |
| ·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 | 第23-26页 |
| ·大学生信仰现状 | 第23页 |
| ·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分析 | 第23-25页 |
|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第25-26页 |
| ·大学生信仰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信仰多元化 | 第26页 |
| ·信仰迷茫 | 第26-27页 |
| ·信仰缺失 | 第27页 |
| ·信仰世俗化 | 第27页 |
| ·迷信思想盛行 | 第27-28页 |
| ·分析大学生信仰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8-39页 |
| ·国际历史因素 | 第28-29页 |
| ·国内历史因素 | 第29-31页 |
| ·政治体制因素 | 第31-32页 |
| ·多元文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学校教育的缺失 | 第33-35页 |
| ·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35-36页 |
| ·自身认识不足 | 第36-39页 |
| 4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对策思考 | 第39-54页 |
| ·正确认识宗教以及中国宗教政策 | 第39-42页 |
| ·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理解 | 第39-41页 |
| ·中国宗教政策 | 第41-42页 |
| ·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容 | 第42-44页 |
| ·联系当代中国国情 | 第43页 |
|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第43-44页 |
| ·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环境 | 第44-48页 |
| ·优化社会环境 | 第44-46页 |
| ·优化校园环境 | 第46-48页 |
| ·改进大学生科学信仰的教育方式 | 第48-50页 |
| ·运用网络的宣传 | 第48-49页 |
| ·"两课"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 | 第49-50页 |
| ·重视家庭对科学信仰的教育 | 第50-51页 |
| ·家庭教育的优势 | 第50-51页 |
| ·重视习惯的培养 | 第51页 |
| ·重视心理受挫能力的培养 | 第51页 |
| ·加强大学生自身的修养 | 第51-54页 |
| ·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 第51-52页 |
|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鉴别能力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表 | 第62-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