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方向 | 第11-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5-16页 |
2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及其数学模型 | 第16-26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 | 第16-17页 |
·永磁伺服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17-26页 |
·永磁同步电机在静止坐标系(UVW)上的模型 | 第17-19页 |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上的模型方程 | 第19-22页 |
·永磁同步电机在旋转坐标系(d-q)上的数学模型 | 第22-26页 |
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及其实现 | 第26-39页 |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6-34页 |
·电压矢量与磁链矢量的关系 | 第26-27页 |
·基本电压空间矢量 | 第27-30页 |
·磁链轨迹的控制 | 第30-32页 |
·t_1、t_2和t_0的计算 | 第32-33页 |
·扇区号的确定 | 第33-34页 |
·电压空间矢量技术的DSP实现方法 | 第34-39页 |
·通过软件实现电压空间矢量PWM的编程方法 | 第34-37页 |
·通过硬件实现电压空间矢量PWM | 第37-39页 |
4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硬软件实现 | 第39-52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 | 第39-40页 |
·系统硬件实现 | 第40-45页 |
·控制电路 | 第40-42页 |
·逆变电路 | 第42-43页 |
·相电流的检测电路 | 第43-44页 |
·转速、转角检测电路 | 第44-45页 |
·系统软件实现 | 第45-52页 |
·程序结构概述 | 第45-46页 |
·数据格式处理 | 第46-48页 |
·数字PI算法 | 第48-49页 |
·正余弦值的计算 | 第49-50页 |
·速度的计算 | 第50-52页 |
5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MATLAB仿真 | 第52-62页 |
·MATLAB简介 | 第52-53页 |
·系统组成及其仿真 | 第53-58页 |
·SVPWM子模块的仿真 | 第53-57页 |
·系统整体仿真 | 第57-58页 |
·仿真结果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A 电机参数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