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直翅目害虫论文

斑翅蝗科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6页
英文摘要第16-23页
引言第23-65页
 1. 遗传多样性第23-46页
   ·基本概念第23-26页
     ·种群遗传结构含义第24-25页
     ·种群遗传变异涵义及其研究历史第25-26页
   ·遗传多样性的起源第26-28页
     ·染色体畸变第26-27页
     ·基因突变第27-28页
     ·重组第28页
   ·遗传多样性的表观层次和检测方法第28-31页
     ·表观层次第28-29页
     ·检测方法第29-31页
       ·表型分析方法第29-30页
       ·分子遗传学和生化技术研究方法第30-31页
   ·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第31-41页
     ·等位基因酶第31-32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第32页
     ·种群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 PCR技术第32-41页
       ·PCR分析技术第32-39页
       ·基因定位第39页
       ·与DNA测序技术相结合获取特定座位的遗传变异第39-41页
   ·分子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第41-46页
     ·蛋白质数据分析第41-42页
       ·等位酶频率第41-42页
       ·遗传变异性第42页
       ·遗传相似性及遗传距离第42页
     ·DNA(RNA)数据分析方法第42-45页
       ·序列数据第43-44页
       ·离散数据第44-45页
     ·系统树的构建方法第45-46页
 2. 蝗虫概述第46-59页
   ·蝗虫的分布习性及为害第46-48页
     ·蝗虫的分布与习性第46页
     ·蝗虫的为害第46-48页
   ·斑翅蝗科分类地位及基本特征第48-59页
     ·飞蝗的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第48-57页
       ·飞蝗的分类地位第48-49页
       ·飞蝗的地理分布第49-50页
       ·中国飞蝗的亚种地位的划分第50-52页
       ·东亚飞蝗发生区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概况第52-57页
     ·小车蝗属及其研究概况第57-59页
       ·小车蝗属的地理分布第57页
       ·亚洲小车蝗发生情况及其研究概况第57-58页
       ·黄胫小车蝗发生情况及其生活习性第58-59页
 3. 国内外蝗虫研究发展状况第59-62页
   ·国外蝗虫研究概况第59-61页
   ·国内蝗虫研究现状第61-62页
   ·我国蝗虫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62页
 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62-65页
   ·飞蝗属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重要内容第62-63页
   ·小车蝗属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重要内容第63-65页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第65-76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5-69页
   ·蝗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标本采集第65-68页
     ·飞蝗不同地理种群的标本采集第65-67页
     ·小车蝗属部分种群标本的采集地点第67-68页
   ·技术路线第68-69页
 2. 实验主要仪器及材料第69-70页
   ·实验主要仪器第69页
   ·实验试剂第69-70页
 3. 研究方法第70-76页
   ·飞蝗总 DNA的提取第70-71页
     ·高盐法第70-71页
     ·酚-氯仿法第71页
   ·SSRP-PCR引物选择及扩增条件第71-72页
   ·AFLP分析第72-74页
     ·飞蝗总 DNA的抽提第72页
     ·AFLP引物组合的筛选第72页
     ·AFLP实验流程第72-74页
       ·总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与接头连接第72-73页
       ·预扩增第73页
       ·选择性扩增第73页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第73-74页
   ·数据统计第74-76页
     ·SSRP-PCR数据分析第74-75页
       ·飞蝗10个种群的SSRP-PCR分析第74页
       ·小车蝗属6个种群的SSRP-PCR分析第74-75页
     ·AFLP数据分析第75页
     ·SSRP-PCR+AFLP数据分析第75-76页
第二章 实验结果第76-106页
 1. 基因组 DNA的提取第76-77页
 2. 飞蝗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分化第77-99页
   ·飞蝗10个种群的SSRP-PCR分析第77-86页
     ·SSRP-PCR带型第77-78页
     ·遗传变异第78-84页
     ·种群结构第84页
     ·AMOVA分析第84-86页
   ·东亚飞蝗8个种群的AFLP分析第86-96页
   ·东亚飞蝗8个种群的SSRP-PCR+AFLP分析第96-99页
 3. 小车蝗属部分种群的遗传结构第99-106页
   ·小车蝗属6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分化第99-100页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第100-106页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第106-115页
 1. 飞蝗自然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化第106-112页
   ·遗传变异第106-107页
   ·遗传分化第107-112页
     ·SSRP-PCR分析第107-109页
     ·AFLP分析第109-110页
     ·SSRPP-PCR+AFLP分析与等位酶分析比较第110-112页
 2. 小车蝗属几个自然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化第112-115页
   ·遗传变异第112页
   ·遗传分化第112-113页
   ·亚洲小车蝗的扩散与迁飞第113-115页
第四章 结论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通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黄东海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氨基酸在关键种食物链上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