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四、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 ·“做中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13-19页 |
| ·什么是“做中学” | 第13-14页 |
| ·高中生开展“做中学”教学的依据 | 第14-15页 |
| ·“做中学”教学的必要性和优势 | 第15-18页 |
| ·“做中学”教学的现状 | 第18-19页 |
| ·、反思是师生成长的关键因素 | 第19-21页 |
| ·、反思的定义 | 第20页 |
| ·、反思与教师成长 | 第20页 |
| ·、反思与学生成长 | 第20-21页 |
| ·促进反思的“做中学”教学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促进反思的高中信息科技“做中学”教学的设计 | 第22-39页 |
|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 ·反思性教学理论 | 第23-24页 |
| ·评价理论 | 第24-25页 |
| ·教学目标 | 第25-27页 |
| ·教师的成长目标 | 第25-26页 |
| ·学生的成长目标 | 第26-27页 |
| ·教学过程 | 第27-39页 |
| ·促进反思的高中信息科技“做中学”教学过程要素分析 | 第27-33页 |
| ·促进反思的高中信息科技“做中学”教学的过程 | 第33-36页 |
| ·促进反思的高中信息科技“做中学”教学过程模型 | 第36-37页 |
| ·促进反思的高中信息科技“做中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促进反思的高中信息科技“做中学”教学实践 | 第39-56页 |
| ·教学案例 | 第39-51页 |
| ·教学内容 | 第39-42页 |
| ·教学对象 | 第42页 |
| ·教学准备 | 第42-43页 |
| ·教学过程 | 第43-51页 |
| ·关于教学的调查 | 第51-54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51-52页 |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 ·教学实践总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基于网络的“做中学”评价系统 | 第56-63页 |
| ·促进反思的“做中学”教学评价系统 | 第56-60页 |
| ·反思模块 | 第57-59页 |
| ·其它模块 | 第59-60页 |
| ·“做中学”教学评价的实施 | 第60-63页 |
|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 第63-67页 |
| ·、“促进反思的高中信息科技‘做中学’教学”的反思 | 第63-64页 |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 ·、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65-67页 |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附录 | 第70-72页 |
| A、关于“做中学”教学的调杳表 | 第70-71页 |
| B、关于“做中学”教学和评价系统功能设计的调查表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