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环形燃烧室内三维两相燃烧流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图表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简介 | 第11-12页 |
·多点喷射概念的提出 | 第12-13页 |
·燃油雾化掺混与燃烧室性能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13-17页 |
·目前燃烧室性能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燃烧方程和数值方法 | 第19-29页 |
·燃烧室三维两相热态流场数值分析 | 第19-21页 |
·气相连续方程方程和动量方程 | 第19-20页 |
·湍流模型 | 第20-21页 |
·燃烧模型 | 第21-26页 |
·化学组分守恒方程 | 第21页 |
·简单化学反应系统 | 第21-22页 |
·湍流扩散火焰k-ε-g模型 | 第22-23页 |
·旋涡破碎模型(EBU) | 第23-24页 |
·辐射换热模型 | 第24页 |
·液雾燃烧模型 | 第24-25页 |
·气相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第25-26页 |
·燃烧室数值模拟计算 | 第26-27页 |
·数值计算的发展 | 第26-27页 |
·网格生成方法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燃烧室数值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 | 第29-53页 |
·燃烧室的几何计算模型和网格的划分 | 第29页 |
·燃烧室计算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计算网格的选取 | 第30页 |
·主燃室模型 | 第30-32页 |
·湍流燃烧模型 | 第32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2-52页 |
·多点喷射对燃烧室气流场的影响 | 第33-35页 |
·多点喷射对燃烧室雾化掺混的影响 | 第35-39页 |
·多点喷射对燃烧室内油气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39-41页 |
·多点喷射对燃烧室燃烧的影响 | 第41-47页 |
·喷射位置对燃烧火焰着火点的影响 | 第47-48页 |
·燃烧室构型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不同空气和燃油流量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雾化掺混实验研究 | 第53-63页 |
·实验系统 | 第53-54页 |
·实验模型 | 第54-55页 |
·高速摄影仪 | 第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航空发动机性能综合评判模型 | 第63-81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模糊数学简介 | 第64-66页 |
·燃烧室特性模糊评判模型 | 第66-73页 |
·选择统计指标 | 第66-67页 |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正规化) | 第67-68页 |
·对数据进行标定 | 第68页 |
·聚类(求动态聚类图) | 第68-71页 |
·发动机性能实验Ⅰ | 第71-72页 |
·发动机性能实验Ⅱ | 第72-73页 |
·发动机性能实验Ⅲ | 第73页 |
·模糊聚类、识别与统计相关结合的预测理论 | 第73-79页 |
·建立类别变量特征值与预测对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74-77页 |
·模糊模式识别预测方法 | 第77-78页 |
·航空发动机预测实验Ⅰ | 第78-79页 |
·航空发动机预测实验Ⅱ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1-83页 |
·本文总结 | 第81-82页 |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82页 |
·进一步的工作和建议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所获奖励 | 第86-87页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87页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