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24页 |
导论 | 第24-33页 |
一、文化思想模式 | 第24-27页 |
二、文化思想模式与美国财产法理念的变迁 | 第27-29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价值及主要创新 | 第29-33页 |
第一部分 古代和中世有机论(Organicism)主导思想模式与有机财产法 | 第33-43页 |
第一章 古代和中世纪的有机论思想模式 | 第34-39页 |
第一节 以有机论为主导的文化思想模式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古代世界的原子论(Atomism)思想 | 第36-39页 |
第二章 以社会利益为主导的有机财产法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二部分 近代机械-原子论(Mechanistic-Atomism)主导思想模式与美国财产法理念 | 第43-211页 |
第三章 近代机械-原子论主导思想模式 | 第44-48页 |
第一节 有机论思想模式的衰落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机械-原子论主导思想模式的形成 | 第45-48页 |
第四章 近代美国财产法理念中的个人主义支配地位 | 第48-189页 |
第一节 洛克的个人主义财产权理论 | 第49-145页 |
一、洛克个人主义财产权理论与机械-原子论思想模式 | 第49-50页 |
二、洛克个人主义财产权理论与自然财产权理论 | 第50-145页 |
(一) 自然财产权(Natural Property)理论的历史基础 | 第51-64页 |
1、古希腊的自然财产权理论 | 第51-53页 |
2、古罗马的自然财产权理论 | 第53-59页 |
3、注重个人自然财产权利的英国法律传统 | 第59-64页 |
(二) 格劳秀斯的自然财产权理论 | 第64-88页 |
1、个人自然权利理论 | 第64-76页 |
2、同意(Consent-Based)理论 | 第76-82页 |
3、财产权的排他(Exclusive)与完整(Integrated)理论 | 第82-88页 |
(三) 普芬道夫的自然财产权理论 | 第88-115页 |
1、个人自然权利理论 | 第90-108页 |
2、同意(Consent-Based)理论 | 第108-114页 |
3、财产权的排他(Exclusive)与完整(Integrated)理论 | 第114-115页 |
(四) 洛克个人主义财产权理论对自然财产权理论的继受与发展 | 第115-145页 |
1、个人自然权利理论 | 第116-134页 |
2、财产权的排他(Exclusive)与完整(Integrated)理论 | 第134-139页 |
3、劳动价值(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与征服(Conquest)理论 | 第139-145页 |
第二节 布莱克斯通对洛克个人主义财产权理论的继受 | 第145-162页 |
一、自然法(Law of Nature)与绝对财产权利(Absolute right of Property)理论 | 第147-150页 |
二、财产权利的起源与劳动-占有理论(Labor-Occupancy Theory) | 第150-157页 |
(一) 财产权利的起源 | 第151-153页 |
(二) 劳动-占有理论(Labor -Occupancy Theory) | 第153-157页 |
三、财产权的排他(Exclusive)与完整(Integrated)理论 | 第157-162页 |
第三节 18 世纪美国财产法理念对洛克个人主义财产权理论的继受 | 第162-170页 |
一、对洛克个人主义财产权理论的继受 | 第163-167页 |
二、对布莱克斯通绝对财产权观念的继受 | 第167-169页 |
三、对财产权排他与完整理论的继受 | 第169-170页 |
第四节 19 世纪美国财产法理念对洛克个人主义财产权理论的发展 | 第170-187页 |
一、洛克的劳动价值与征服理论和19 世纪的工具主义价值观 | 第172-175页 |
二、布莱克斯通绝对财产权观念与19 世纪权利滥用理论 | 第175-177页 |
三、19 世纪财产权的排他与完整理论和征用权原则(eminent domain doctrine) | 第177-187页 |
(一) 财产权排他与完整理论对19 世纪美国财产法理念的影响 | 第178-180页 |
(二) 财产权排他与完整理论和19 世纪征用权原则(eminent domain doctrine) | 第180-187页 |
小结 | 第187-189页 |
第五章 近代美国财产法理念中的社会因素 | 第189-211页 |
第一节 美国殖民地时期财产法理念中的社会取向传统 | 第189-193页 |
一、英国财产法中社会取向的传统根源 | 第190-191页 |
二、美国殖民地时期财产法中的社会因素 | 第191-193页 |
第二节 美国建国时期财产法理念中的社会因素 | 第193-200页 |
一、建国时期美国财产法中的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思想 | 第193-197页 |
二、建国时期美国财产法中的“公共权利”原则 | 第197-200页 |
第三节 19 世纪美国财产法理念中的“公共权利”理论 | 第200-209页 |
一、塔尼(Taney)与“社会权利(community rights)”理论 | 第200-202页 |
二、莱缪尔·肖(Lemuel Shaw)与“公共权利法学(jurisprudence of public lights)” | 第202-209页 |
小结 | 第209-211页 |
第三部分 现代整体论(Holism)思想模式与美国财产法理念 | 第211-326页 |
第六章 现代整体论主导思想模式 | 第212-216页 |
第一节 机械原子论思想模式的瓦解 | 第212-213页 |
第二节 走向整体论主导思想模式 | 第213-216页 |
第七章 现代美国财产法理念中的社会化 | 第216-309页 |
第一节 辛格与财产权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说 | 第217-223页 |
一、辛格的财产权社会关系说 | 第218-221页 |
二、辛格基于社会关系的信赖利益论 | 第221-223页 |
第二节 20 世纪美国财产法理念中的共和主义倾向 | 第223-255页 |
一、对20 世纪美国共和主义复兴的简单回眸 | 第223-230页 |
二、20 世纪美国共和主义财产权理论 | 第230-255页 |
(一) 平等共和主义财产权社会观和赖希的新财产理论 | 第232-249页 |
1、平等共和主义财产权社会观的历史沿革 | 第232-236页 |
2、平等共和主义财产权社会观与赖希的新财产理论 | 第236-239页 |
3、平等共和主义财产权社会观与单独家庭住房(single-family house 之浪漫 | 第239-249页 |
(二) “人民福利”派共和主义财产权社会观与当代土地征用法学(jurisprudence of taking) | 第249-255页 |
1、“人民福利”派共和主义财产权社会观 | 第249-251页 |
2、当代土地征用法学与“人民福利”派理论 | 第251-255页 |
第三节 20 世纪美国财产法理念中的自由尊严(Liberal Dignity)论调 | 第255-265页 |
一、自由尊严论调――自由主义财产观的社会化 | 第255-264页 |
二、自由主义优点――所有权个人主义与财产权社会化的共存 | 第264-265页 |
第四节 雷丁与人格财产权(personhood property)观 | 第265-271页 |
一、雷丁的人格财产观 | 第265-267页 |
二、对雷丁人格财产权观的评价 | 第267-271页 |
(一) 雷丁的人格财产权观与共和主义再分配倾向 | 第268-269页 |
(二) 雷丁的人格财产权观与自由尊严论调 | 第269-271页 |
第五节 20 世纪个人绝对财产权理念的相对化与社会化 | 第271-309页 |
一、默示担保理论(theory of implied warranty) | 第273-283页 |
(一) 默示可居住性担保(implied warranty of habitability)与租赁关系法(landlord-tenant law) | 第274-276页 |
(二) 默示质量担保(implied warranty of quality)与买卖关系法(vendor–purchaser law) | 第276-283页 |
1、默示质量契约(implied covenants of quality) | 第277-279页 |
2、在合同不履行(contract default)时购买人的权利 | 第279-280页 |
3、权利可销售性(merchantability of title)的法定时效(statutes of limitation)救助 | 第280-283页 |
二、妨害原则(nuisance doctrine) | 第283-289页 |
(一) 妨害原则 | 第283-286页 |
(二) 空气和阳光权(Air and Solar Rights) | 第286-289页 |
三、公共信托原则(public trust doctrine)与环境保护论(environmentalism) | 第289-292页 |
(一) 用水权与公共信托原则(public trust doctrine) | 第289-290页 |
(二) 环境权与环境保护论(environmentalism) | 第290-292页 |
四、征用权原则(eminent domain doctrine)与警察权管制理论(the theory of police power control) | 第292-309页 |
(一) 20 世纪土地征用权原则的理念变迁 | 第293-297页 |
(二) 20 世纪警察权管制理论的新发展 | 第297-309页 |
第八章 现代美国财产法理念的个人主义精神 | 第309-326页 |
第一节 美国个人主义传统的历史解读 | 第309-314页 |
一、美国“个人主义”的语义史 | 第310-313页 |
二、美国法律思想中的个人主义传统 | 第313-314页 |
第二节 美国财产法理念中的个人主义回归 | 第314-324页 |
一、爱泼斯坦对洛克个人主义财产理论的解读 | 第315-316页 |
二、财产权排他与完整理论的适用与新发展 | 第316-319页 |
三、牛顿宇宙观在斯卡利亚法官审判实践中的回归 | 第319-324页 |
小结 | 第324-326页 |
结语 | 第326-3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30-3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53-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