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企业现代化管理论文

基于知识视角的组织复杂信息技术吸收研究

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9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5页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论文的结构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19-40页
   ·主要概念的界定第19-24页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ITIS)的界定第19页
     ·简单信息技术与复杂信息技术的区分第19-22页
     ·信息技术吸收的定义第22-24页
   ·文献综述第24-36页
     ·组织信息技术吸收的过程研究与因素研究第24页
     ·过程研究模型第24-30页
     ·因素研究第30-36页
   ·对研究现状的讨论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组织复杂信息技术吸收的理论探讨第40-54页
   ·作为企业理论的企业知识观第40-43页
     ·企业理论的沿革第40-42页
     ·KBV作为本研究理论基础的适用性第42-43页
   ·基于 KBV的组织信息技术吸收分析第43-51页
     ·吸收过程分析第43-49页
     ·影响信息技术吸收的因素分析第49-51页
   ·组织基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分析第51-53页
     ·作为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知识特征第51-52页
     ·信息技术的复杂性与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因素模型的建立与测量工具开发第54-74页
   ·因素模型验证的总体思路第54页
   ·组织复杂信息技术吸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第54-63页
     ·研究的问题与变量的操作化第54-56页
     ·案例介绍第56-58页
     ·系统实施过程第58-63页
   ·理论模型的建立第63-68页
     ·概念的精炼第63-66页
     ·理论模型第66页
     ·研究假设第66-68页
   ·测量工具开发第68-72页
     ·知识存量(KS)的测度第68-69页
     ·吸收能力(ACAP)的测度第69-71页
     ·信息技术吸收(Proc)的测量第71-72页
   ·形成调查问卷第72-73页
     ·调研包括的信息技术第72页
     ·问卷开发与前测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复杂信息技术吸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第74-96页
   ·数据收集过程第74-75页
   ·数据分析第75-91页
     ·样本基本属性第75-79页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79-82页
     ·假设检验第82-90页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第90-91页
   ·实证结论与讨论第91-94页
     ·知识存量与组织信息技术吸收的关系第91页
     ·知识存量三个层面与信息技术吸收的关系第91-93页
     ·吸收能力与信息技术吸收的关系第93页
     ·吸收能力各层面与组织信息技术吸收的关系第93-94页
     ·知识存量及各层面与吸收能力的关系第94页
   ·对实证结果的总结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组织复杂信息技术吸收过程研究第96-118页
   ·案例研究设计第96-98页
   ·案例背景介绍第98-104页
   ·案例结果第104-114页
     ·资料汇总第104-105页
     ·实施复杂信息技术的初始动机第105页
     ·信息技术吸收结果第105-106页
     ·信息系统吸收过程第106-114页
   ·讨论第114-117页
   ·结论第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18-122页
   ·主要结论第118-119页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第119-120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20-121页
   ·课题研究的展望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4页
附录1: 探索性案例访谈提纲第134-135页
附录2: 网上问卷截图(部分)第135-137页
附录3: 调研问卷第137-141页
附录4: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论文第141-142页
附录5: 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织物外观仿真软件研发
下一篇:复杂网络中的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