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9页 |
1 绪论 | 第19-26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20-22页 |
·目标 | 第20页 |
·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应用价值 | 第22页 |
·研究路线 | 第22-26页 |
·整体框架 | 第22-24页 |
·建立夹点分析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2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第26-44页 |
·清洁生产 | 第26-30页 |
·清洁生产的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 | 第27-30页 |
·产业生态学 | 第30-32页 |
·产业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 | 第30-31页 |
·产业生态学的主要工具和研究层次 | 第31-32页 |
·循环经济 | 第32-37页 |
·国外的循环经济实践 | 第34页 |
·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 | 第34-37页 |
·生态工业园 | 第37-43页 |
·国外产业生态园的发展 | 第37-40页 |
·我国产业生态园的发展 | 第40-41页 |
·产业生态园构建的方法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3 物质和能量集成的理论 | 第44-83页 |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能源梯级利用 | 第44-47页 |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 第44-45页 |
·(火用)烟(火无) | 第45-46页 |
·社会系统的熵变化 | 第46-47页 |
·传质基本方程 | 第47-49页 |
·费克定律与传质速率方程 | 第47-48页 |
·拉格朗日法与欧拉法 | 第48-49页 |
·物质流分析 | 第49页 |
·蒸汽输送的热传递 | 第49-53页 |
·每米管长热损失计算模型 | 第49-52页 |
·管内蒸汽的散热方式 | 第52页 |
·过热蒸汽的传热膜系数 | 第52-53页 |
·管内饱和蒸汽的冷凝传热膜系数 | 第53页 |
·管内蒸汽的动量传递 | 第53-54页 |
·流体输送的机械能衡算 | 第53-54页 |
·管内摩擦损失 | 第54页 |
·夹点分析 | 第54-64页 |
·工程设计的洋葱模型 | 第55-56页 |
·从单台换热器到热交换网络的优化 | 第56-57页 |
·建立夹点分析的综合曲线 | 第57-60页 |
·夹点分析的三大原则 | 第60-61页 |
·多级能源的设计 | 第61-62页 |
·系统优化的目标函数 | 第62-63页 |
·夹点分析的应用与发展 | 第63-64页 |
·制冷机与热泵的应用原理 | 第64-75页 |
·热泵的热力学基础 | 第64-65页 |
·制冷与热泵的性能系数 | 第65-66页 |
·(火用)分析与(火用)效率 | 第66-68页 |
·压缩式热泵 | 第68页 |
·吸收式热泵 | 第68-70页 |
·喷射式热泵 | 第70-72页 |
·制冷剂概述 | 第72-73页 |
·热泵经济性评价 | 第73-75页 |
·热电冷三联供 | 第75-81页 |
·热电联产是对传统电力生产模式的反思 | 第76页 |
·热电联产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第76-79页 |
·三联供的优势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4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物质集成 | 第83-117页 |
·企业层面的物质集成--新太酒精厂案例研究 | 第83-100页 |
·概述 | 第83-84页 |
·酒精生产概述 | 第84-85页 |
·源头减量 | 第85-86页 |
·生产过程减量化和再利用 | 第86-89页 |
·末端减量与资源化 | 第89-92页 |
·用欧拉法分析酒精生产的碳元素流动 | 第92-95页 |
·冷却水的集成 | 第95-96页 |
·酒精生产的物质集成模型 | 第96页 |
·物质集成的效益分析 | 第96-98页 |
·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 第98-100页 |
·区域的物质集成--上海化学工业区(SCIP)的资源一体化 | 第100-111页 |
·上游产业--炼油与乙烯裂解 | 第100-101页 |
·中下游产业链 | 第101-108页 |
·舒驰容器 | 第108页 |
·SCIP的物质集成 | 第108-111页 |
·鲁北工业区的物质集成 | 第111-115页 |
·鲁北的核心技术 | 第111-112页 |
·海水综合利用 | 第112-113页 |
·制碱与热电联产 | 第113-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5 三联供在园区能源集成中的应用 | 第117-156页 |
·热电联供在企业层面的应用--新太酒精厂的案例分析 | 第117-118页 |
·鲁北的热电联产案例分析 | 第118-120页 |
·SCIP的热电联产案例分析 | 第120-122页 |
·热电冷三联供构建区域能量集成系统--上海莘庄工业区(SXIP) | 第122-154页 |
·SXIP集中供热的现状 | 第122-130页 |
·SXIP实施三联供的分析与测算 | 第130-137页 |
·SXIP的热电联产概算 | 第137-138页 |
·热电联产规划的热源评估 | 第138-139页 |
·关于园区供热管网建设的配置 | 第139-151页 |
·管网改造的实施步骤 | 第151-154页 |
·小结 | 第154-156页 |
6 夹点分析在园区能源集成中的应用 | 第156-175页 |
·夹点分析的酒精生产案例 | 第156-161页 |
·能量集成方案 | 第161-174页 |
·吸收式热泵回收糊化蒸汽余热 | 第162-166页 |
·喷射式热泵回收废醪液余热 | 第166-168页 |
·吸收式制冷机回收余热遏制地面下沉 | 第168-174页 |
·小结 | 第174-175页 |
7 公用工程对构建生态工业园的意义 | 第175-195页 |
·管廊 | 第176-178页 |
·工业气体的集中供应 | 第178-180页 |
·化工园区工业气体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第178-180页 |
·工业气体的强劲需求对园区规划的挑战 | 第180页 |
·水的集成 | 第180-182页 |
·给水工程 | 第181页 |
·排水 | 第181-182页 |
·去离子水 | 第182页 |
·热电联供 | 第182-185页 |
·提供公用工程蒸汽 | 第183-184页 |
·补充电力 | 第184页 |
·提供去离子水 | 第184-185页 |
·废弃物的集中处置 | 第185-189页 |
·构建公用的污水处理厂 | 第186页 |
·固废处理中心 | 第186-188页 |
·废气处理装置 | 第188-189页 |
·构建运输与物流的公用工程 | 第189-192页 |
·常规的运输设施 | 第189-190页 |
·码头与储罐 | 第190-191页 |
·中信物流中心 | 第191-192页 |
·公用工程的效益 | 第192-194页 |
·节能和减排二氧化硫 | 第192-193页 |
·污水零排放 | 第193页 |
·先进的环保技术 | 第193页 |
·生态指标的改善 | 第193页 |
·节省投资 | 第193-194页 |
·小结 | 第194-195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95-199页 |
·结论 | 第195-19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98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98-199页 |
致谢 | 第199-20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0-207页 |
附录 | 第207-20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09-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