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金汉人与金朝的教育和科举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6-7页 |
研究现状与学术回顾 | 第7-10页 |
上篇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教育 | 第10-28页 |
第一章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学校教育 | 第10-21页 |
第一节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中央官学教育 | 第10-14页 |
第二节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地方官学教育 | 第14-21页 |
第二章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宫廷教育和民间教育 | 第21-26页 |
第一节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宫廷教育 | 第21-24页 |
第二节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民间教育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金朝教育的特点和仕金汉人的贡献 | 第26-28页 |
第一节 仕金汉人与金朝教育的特点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金朝教育与仕金汉人地位的变化 | 第27-28页 |
下篇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科举制度 | 第28-53页 |
第一章 仕金汉人与金朝科举制度的创置与沿革 | 第28-33页 |
第一节 仕金汉人与金朝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仕金汉人与金朝科举制度的衰弱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仕金汉人与金朝双轨科举制 | 第31-33页 |
第二章 仕金汉人与金朝的科举考试 | 第33-40页 |
第一节 仕金汉人在金朝科举考试中担任考试官的情况 | 第33-37页 |
第二节 仕金汉人担任考试官后发挥的作用 | 第37-40页 |
第三章 金朝科举制度和仕金汉人阶层的形成 | 第40-53页 |
第一节 汉族进士之家的出现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金朝科举取士后汉族进士走上仕途的情况 | 第41-46页 |
第三节 金朝仕金汉人的贡献 | 第46-53页 |
结语与余论 | 第53-60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余论 | 第54-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4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