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隧道沉放测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沉管隧道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沉管隧道的技术发展 | 第11-14页 |
·沉管隧道的历史 | 第11-12页 |
·世界沉管隧道的技术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选择沉管隧道的原则 | 第14-15页 |
·基础资料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沉管干坞测量 | 第17-21页 |
·干坞坞址确定 | 第17页 |
·沉管干坞测量 | 第17-21页 |
·建立干坞控制网 | 第17页 |
·管节几何测量 | 第17-21页 |
第3章 管节浮运、沉放、对接及测量 | 第21-28页 |
·施工组织 | 第21-22页 |
·仪器前期准备 | 第22-23页 |
·浮运 | 第23-24页 |
·管节浮运前的准备工作 | 第23-24页 |
·管节出坞 | 第24页 |
·浮运过程 | 第24页 |
·沉放 | 第24-26页 |
·沉放过程 | 第25页 |
·沉放测量 | 第25-26页 |
·对接 | 第26-28页 |
·对接过程 | 第26-27页 |
·对接测量 | 第27-28页 |
第4章 数学模型与程序编制 | 第28-40页 |
·数学模型 | 第28-33页 |
·两个坐标系 | 第28-29页 |
·参数模型 | 第29-33页 |
·程序编制 | 第33-38页 |
·程序功能 | 第33页 |
·计算机与全站仪 | 第33-34页 |
·数据格式 | 第34-36页 |
·程序框图 | 第36-38页 |
·程序操作 | 第38-40页 |
第5章 模拟沉放试验 | 第40-54页 |
·准备工作 | 第40-45页 |
·控制网设定 | 第40-41页 |
·管节和测量棱镜塔设计 | 第41-43页 |
·测站及仪器准备 | 第43-45页 |
·沉放模拟 | 第45-54页 |
·沉放模拟 | 第45-53页 |
·沉放结果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Ⅰ 程序重要模块源代码 | 第58-6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