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调制技术与调制器、解调技术与解调器论文--编码器论文

基于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坐标参量采集接口卡的开发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缩略语第10-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5页
   ·课题背景第12页
   ·课题任务第12-13页
   ·本文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立体模型坐标位移量需求原理第15-20页
   ·摄影测量立体模型建立原理第15-17页
     ·人眼立体视觉影像形成机制第15页
     ·立体像对的概念第15-16页
     ·立体模型的建立第16-17页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立体模型建立第17-20页
     ·采用影像匹配的立体模型建立第17-18页
     ·基于解析测量的立体模型建立第18-19页
     ·立体模型坐标位移量的重要性第19-20页
第三章 坐标参量接口卡软硬件总体结构设计第20-38页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及相关接口设备的应用现状第20-21页
   ·坐标参量接口卡的电气环境第21-26页
   ·坐标参量接口卡的系统软件环境第26-27页
   ·坐标参量接口卡软硬件需求分析第27-29页
     ·坐标参量接口卡硬件需求分析第27页
     ·坐标参量接口卡软件需求分析第27-29页
   ·坐标参量接口卡总体设计第29-34页
     ·接口卡硬件部分第29-31页
     ·接口卡软件部分第31-34页
   ·项目开发技术路线第34-35页
   ·坐标参量接口卡的器件、开发环境和工具的选择第35-38页
第四章 坐标参量接口卡信号处理部分的实现第38-68页
   ·信号处理部分的开发技术背景第38-45页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概况及相关产品性能介绍第38-43页
     ·EDA 设计方法和 VHDL 语言的应用第43-45页
   ·信号处理部分的工作流程第45-46页
   ·信号处理部分基本组成模块的实现第46-60页
     ·脉冲鉴相功能模块第46-47页
     ·计数控制功能模块第47-54页
     ·设备状态控制功能模块第54-55页
     ·地址译码器功能模块第55-57页
     ·中断控制功能模块第57-58页
     ·PCI 设备 ID 存储器功能模块第58-60页
   ·功能模块在器件上的组合实现第60-68页
     ·样品设计的模块组合实现第61-64页
     ·成品设计的模块组合实现第64-67页
     ·芯片配置和下载第67-68页
第五章 PCI 总线接口控制和板卡电路设计第68-77页
   ·PCI 总线接口控制部分的实现第68-73页
     ·CH365 主要性能简介第68-69页
     ·CH365 的信号接口处理第69-71页
     ·CH365 的工作状态设置第71-73页
   ·板卡电路设计要求第73-76页
     ·Altera 器件的电气环境要求第73-75页
     ·CH365 器件的电气环境要求第75页
     ·接口板信号线布局布线要求第75-76页
   ·接口卡电路设计第76-77页
第六章 驱动程序和动态链接库程序的设计实现第77-107页
   ·接口卡驱动程序的设计实现第77-97页
     ·WDM 驱动程序概述第77-82页
     ·WDM 驱动程序开发工具简介第82页
     ·接口卡驱动程序的具体实现第82-94页
     ·WDM 驱动程序安装INF 文件的实现第94-96页
     ·WDM 驱动程序相关问题的讨论第96-97页
   ·接口卡动态链接库程序的实现第97-107页
     ·设备打开函数第97-101页
     ·行程限位坐标设置函数第101-102页
     ·初始化启动函数第102-103页
     ·中断事件监视线程处理函数第103页
     ·读控制函数第103-105页
     ·数据访问函数第105-106页
     ·设备关闭函数第106-107页
第七章 坐标参量采集接口卡的功能测试及结论第107-113页
   ·接口卡硬件部分功能测试第107-109页
     ·信号处理部分的功能测试第107-108页
     ·PCI 接口部分的功能测试第108-109页
     ·接口卡硬件部分总体功能测试第109页
   ·接口卡软件部分功能测试第109-112页
     ·驱动程序的功能测试第110页
     ·动态链接库程序的功能测试第110-112页
   ·测试结论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附录1第116-117页
附录2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建670t/h超高压水煤浆锅炉的燃烧试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技术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实验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