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前言 | 第6-8页 |
| 第一章 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 | 第8-15页 |
| 1.临床资料 | 第8-10页 |
| ·病例 | 第8页 |
| ·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辩证标准 | 第8-9页 |
| ·纳入标准 | 第9页 |
| ·排除标准 | 第9-10页 |
| ·观察项目 | 第10页 |
| 2.治疗方法 | 第10页 |
| ·基本治疗 | 第10页 |
| ·中医治疗 | 第10页 |
| 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 第10-11页 |
| 4.统计学方法 | 第11页 |
| 5.治疗效果 | 第11-12页 |
| ·两组患者总疗效的比较 | 第11页 |
|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心电图(ST段)及心肌酶学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的比较 | 第11页 |
| ·两组患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 第11-12页 |
| 6.讨论 | 第12-13页 |
| 7.参考文献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研究 | 第15-22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 ·造模方法 | 第15页 |
| ·分组与给药 | 第15页 |
| ·血清指标检测 | 第15-16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16页 |
| 2.结果与分析 | 第16-17页 |
|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清CK-MB、LDH、NO及MDA的影响 | 第16-17页 |
| ·人参山楂饮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ET)的影响 | 第17页 |
| 3.讨论 | 第17-20页 |
| 4.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第22-64页 |
| 1.中医学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22-24页 |
| 2.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 第24-41页 |
| ·辫证治疗的研究 | 第24-29页 |
| ·基本方加减治疗的研究 | 第29-41页 |
| 3.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理研究 | 第41-53页 |
| ·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循环机制 | 第41-45页 |
| ·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循环机制 | 第45-53页 |
| 4.结语 | 第53-54页 |
| 5.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 第4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进展 | 第64-83页 |
| 1.有关冠心病概念的改变以及病理生理学意义 | 第64-65页 |
| 2.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分类 | 第65页 |
| 3.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 第65-67页 |
| 4.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 第67-80页 |
|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 | 第67-79页 |
|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的危险性分层及处理 | 第79-80页 |
| 5.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 第80-81页 |
| 6.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件1 | 第84-85页 |
| 附件2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