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及舒适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引言第10-12页
     ·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10-11页
     ·风荷载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第11-12页
   ·风洞技术第12-13页
     ·气动弹性模型试验技术第12-13页
     ·高频动态天平技术第13页
     ·多点瞬时脉动测压试验第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7页
     ·舒适度的提出及发展第13-17页
   ·选题的意义第17-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选题意义第1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风振研究分析基础第20-29页
   ·基本风速或基本风压第20-22页
     ·标准地面粗糙度类别第20页
     ·标准高度第20-21页
     ·标准重现期第21页
     ·最大风速样本第21页
     ·平均风的时距第21-22页
     ·概率分布类型第22页
   ·随机振动理论基础第22-25页
   ·高层建筑静力等效风荷载的计算方法第25-28页
     ·阵风荷载因子法(GLF法)第25-26页
     ·惯性风荷载法(GBJ法)第26页
     ·MGLF法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等效风荷载及灵敏度研究第29-49页
   ·概述第29-31页
   ·风洞试验设备及理论第31-33页
     ·风洞第31页
     ·测量仪器第31-32页
     ·大气边界层的模拟第32-33页
   ·高频动态天平测力实验第33-49页
     ·高频动态天平测力试验简介第33页
     ·计算基本信息第33页
     ·模型制作第33-34页
     ·试验设计第34-35页
     ·试验计算方法第35-36页
     ·试验计算结果第36-43页
     ·数据结果灵敏度计算分析第43-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风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第49-62页
   ·引言第49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9-51页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第51-52页
   ·基于等效静风荷载位移响应计算第52-55页
   ·随机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时程响应分析第55-59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风振舒适度研究第62-71页
   ·引言第62页
   ·目前对舒适度评价技术和标准第62-64页
     ·常见的评价方法第62-63页
     ·我国的评价标准及计算方法第63-64页
   ·基于舒适度研究的风振有限元分析第64-68页
   ·舒适度评价方法第68-69页
   ·舒适度评价分析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71-72页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等效风荷载研究第71页
     ·超高层风振特性分析第71-72页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空间组织下铁路客站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研究
下一篇:社区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以成都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