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渐进链式模型的三维人脸超分辨率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超分辨率的定义 | 第9页 |
·超分辨率的典型应用 | 第9-10页 |
·二维图像超分辨率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基于应用的分类 | 第10-11页 |
·基于算法的分类 | 第11-12页 |
·三维超分辨率问题 | 第12-16页 |
·三维几何数据的表示形式 | 第12-13页 |
·三角形网格的分辨率 | 第13-15页 |
·与二维超分辨率的关系 | 第15-16页 |
·基于多帧输入的重建算法的局限性 | 第16-17页 |
·本文工作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于学习的三维几何模型超分辨率框架 | 第18-24页 |
·基本定义 | 第18-20页 |
·三角形网格 | 第18-19页 |
·平面参数化的元映射 | 第19-20页 |
·三维几何模型超分辨率框架 | 第20-24页 |
·渐进分辨率的链式模型 | 第20-21页 |
·三维网格表征空间的建立 | 第21-22页 |
·基于主元分析的训练和超分辨率过程 | 第22-23页 |
·基于学习的三维超分辨率算法流程 | 第23-24页 |
第3章 网格的渐进分辨率链式模型 | 第24-35页 |
·三角形网格优化 | 第24-26页 |
·基于边退化的渐进网格算法 | 第26-29页 |
·渐进网格模型 | 第27页 |
·渐进网格的目标函数 | 第27-28页 |
·E_(dist)+E_(spring)的计算 | 第28-29页 |
·改进的分区域渐进网格 | 第29-31页 |
·算法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31-35页 |
·符号定义 | 第31页 |
·边退化和点分裂的数据结构 | 第31页 |
·顶点队列的维护 | 第31-32页 |
·边退化和点分裂相关的操作 | 第32-33页 |
·网格有效性维护 | 第33-35页 |
第4章 三维几何模型表征空间的建立 | 第35-56页 |
·微分几何背景知识 | 第35-40页 |
·三角形网格的平面参数化方法 | 第40-44页 |
·固定边界映射 | 第42-43页 |
·自由边界映射 | 第43-44页 |
·基于过程的映射 | 第44页 |
·融合保角性与保面积性的本质参数化 | 第44-48页 |
·保角性 | 第45-46页 |
·保面积性 | 第46页 |
·保角性与保面积性的融合 | 第46-47页 |
·本质参数化的局限性 | 第47-48页 |
·基于FAST MARCHING的曲面区域分割 | 第48-53页 |
·源于Level Set理论的波前推进模型 | 第49-50页 |
·Alive点集到达时间函数T的更新 | 第50-52页 |
·曲面最短路径的计算 | 第52-53页 |
·基于本质参数化的两阶段映射 | 第53-56页 |
第5章 基于主元分析的超分辨率算法 | 第56-65页 |
·渐进链式模型的尾向量空间 | 第56-57页 |
·训练过程 | 第57-58页 |
·超分辨率算法 | 第58-6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65页 |
·渐进链式模型 | 第60页 |
·Fast Marching曲面距离计算 | 第60-61页 |
·三角形网格的区域分割 | 第61页 |
·两阶段映射的平面参数化 | 第61页 |
·超分辨率实验效果 | 第61-63页 |
·超分辨率结果量化分析 | 第63-65页 |
第6章 讨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对算法框架的讨论 | 第65-66页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