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浅析社区矫正制度--兼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论文摘要第1-8页
前言第8-10页
第一章 社区矫正的基本理论问题第10-24页
 一、国内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第10-13页
 二、社区矫正制度相关概念体系的探讨与甄别第13-18页
  (一)、社区矫正与社区第13-15页
  (二)、社区与相关概念第15-16页
  (三)、社区矫正的相关概念第16-18页
 三、社区矫正的基本特征第18-24页
  (一)、社区矫正的主体(社区矫正组织体系)具有特殊性。第18-19页
  (二)、社区矫正的客体(矫正对象)具有特殊性。第19页
  (三)、刑事制裁性第19-22页
  (四)、非监禁性第22页
  (五)、社区参与性第22-23页
  (六)、惩罚缓和性第23-24页
第二章 社区矫正制度实践及理论的沿革与价值探讨第24-39页
 一、社区矫正的沿革第24-35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社区矫正的发展沿革第24-29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社区矫正的发展沿革第29-33页
  (三)、社区矫正制度国际化的发展沿革第33-35页
 二、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第35-36页
 三、社区矫正的重要理论价值第36-39页
  (一)、体现了刑罚谦抑思想和刑罚经济原则。第36-37页
  (二)、体现了犯罪学上的标签理论。第37页
  (三)、“大社会”观念和社会福利思想。第37页
  (四)、体现了“人可矫正”理论第37-38页
  (五)、体现了刑罚人道化理论第38页
  (六)、体现了深化的复归社会理论第38-39页
  (七)、体现了刑事政策学理论第39页
第三章 中国社区矫正实践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第39-48页
 一、中国社区矫正的历程第39-43页
  (一)、建国前的社区矫正第39-40页
  (二)、建国后的社区矫正(1949年——2001年)第40-41页
  (三)、当前的社区矫正试点(2002年至今)第41-43页
 二、当前中国社区矫正的概况第43-48页
  (一)、中国社区矫正的种类和矫正对象第43-45页
   1、中国社区矫正的种类第43-44页
   2、中国社区矫正的矫正对象第44-45页
  (二)、中国社区矫正的管理体制第45-48页
   1、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第45-47页
   2、社区矫正工作者第47页
   3、协作机制和经费保障第47-48页
第四章、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48-65页
 一、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48-56页
  (一)、立法滞后,一些社区矫正项目进展不够顺畅。第48-49页
  (二)、执行主体法律地位模糊,缺乏法律依据,权威性和强制力不够。第49-50页
  (三)、社区矫正的对象数量很少。第50-51页
  (四)、社区矫正的内容宽泛第51-52页
  (五)、矫正措施缺乏类型化第52-53页
  (六)、社区矫正缺少程序保障第53-54页
  (七)、社区矫正缺乏社会认同第54-56页
  (八)、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素质亟待提高。第56页
 二、构建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的思路第56-65页
  (一)、加快社区矫正的立法速度。第57-59页
  (二)、完善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第59-61页
  (三)、积极探索科学的社区矫正措施。第61-62页
  (四)、针对未成年人采取特殊的矫正措施第62-63页
  (五)、加强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第63-64页
  (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流于形式第64-65页
结语第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蚕豆保卫细胞和和表皮细胞液泡内含颗粒物性质比较与分析
下一篇:白菜类蔬菜锌积累和锌胁迫反应的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