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材、课本、辅助教材论文

新课标下四套七年级生物教材的分析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前言第6-7页
1. 研究方法第7页
   ·研究目标第7页
   ·研究思路第7页
2. 研究内容第7-33页
   ·我国生物学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第7-8页
   ·我国的中学生物教材及其发展第8页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第8-9页
   ·四套七年级生物教材的概要第9-11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的概要第9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的概要第9-1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的概要第10页
     ·河北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的概要第10-11页
   ·四套七年级生物教材的比较第11-26页
     ·教材结构体系的比较第11-15页
     ·教材结构的比较第15-17页
     ·知识点的比较第17-19页
     ·能力要求的比较第19-26页
   ·5 课后习题的比较第26-28页
     ·教材版面设计的比较第27-28页
     ·书名的比较第28页
   ·四套七年纪生物实验教材在课改实验区的评价第28-33页
     ·三套( 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材在贵阳市课改实验区的使用情况第28-32页
       ·对初中生物教师问卷调查的客观题部分的分析第28-31页
       ·对问卷主观题的分析第31-32页
       ·对初中生物教师的访谈情况第32页
     ·河北版教材在石家庄市的使用情况第32-33页
3. 研究结果第33-34页
   ·四套教材都体现了“课标”的理念第33页
   ·加强了教材的思想性第33页
   ·栏目设置丰富多彩第33页
   ·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第33页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第33-34页
   ·课后习题形式多样第34页
   ·版面设计精美第34页
4. 结论与建议第34-37页
   ·研究结论第34-35页
     ·坚持多种版本共存的原则第34页
     ·实行小班教学第34页
     ·走出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误区第34-35页
     ·教师要正确驾驭教材第35页
     ·将《生物》作为教材的书名第35页
   ·建议第35-37页
     ·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第35页
     ·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第35页
     ·增加师资力量,缓解教师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第35-36页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第36页
     ·教师要正确把握教材,正确处理课堂关系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附录一第41-42页
附录二第42-43页
附录三第43-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项目收益预期纠偏初探
下一篇:普拉固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