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用最短路径传递共表达预测拟南芥基因功能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论文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研究背景第15-23页
   ·基因芯片技术第15-16页
     ·基因芯片技术简介第15页
     ·基因芯片技术在拟南芥研究中的应用第15-16页
   ·数据挖掘技术第16-19页
     ·数据挖掘技术简介第16-18页
     ·数据挖掘技术在生物信息中的应用第18页
     ·常用的用于生物信息处理的数据挖掘工具第18-19页
   ·基因功能预测的常用方法第19-22页
     ·层次聚类法第19-20页
     ·K-均值聚类算法第20-21页
     ·自组织映射图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拟南芥数据库第23-27页
   ·拟南芥数据库第23-25页
     ·花药表达基因数据第23-24页
     ·拟南芥基因共表达数据第24-25页
   ·GO 数据库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基于最短路径的基因功能预测第27-36页
   ·算法思想基础第27-28页
     ·传递共表达第27页
     ·基于最短路径的基因表达数据分析第27-28页
   ·用最短路径预测拟南芥基因功能第28-30页
     ·图的构建第28-29页
     ·最短路径算法第29-30页
   ·实验结果第30-35页
     ·实验步骤第30-32页
     ·实验结果及结果验证第32-3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最短路径方法的分析第36-43页
   ·最大团分析代谢通路下的基因表达数据第36-38页
     ·最大团算法的基本定义第36页
     ·最大团算法的数学描述第36-37页
     ·最大团算法的应用第37-38页
   ·K-均值聚类法分析代谢通路下的基因表达数据第38-39页
   ·实验方法验证第39-42页
     ·以基因语义相似性的度量来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法第39-42页
     ·实验方法比较分析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43-44页
   ·总结第43页
   ·展望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录第49-51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息暗能量的两个模型
下一篇:拟南芥转录因子DYT1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