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一、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模型研究 | 第15-16页 |
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8页 |
三、政府信息共享的决策和效率分析 | 第18-19页 |
四、对策性研究 | 第19页 |
五、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现状 | 第20-22页 |
一、我国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的主要范畴 | 第20页 |
二、我国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 | 第20-22页 |
第三节 问题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动机及动力机制研究 | 第23-40页 |
第一节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动机研究 | 第23-27页 |
一、信息共享行为中的政府部门利益的内涵与构成 | 第23-25页 |
二、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动机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决策过程分析 | 第27-33页 |
一、相互共享 | 第27-29页 |
二、单方面共享 | 第29-33页 |
第三节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分析 | 第33-35页 |
一、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 第33-34页 |
二、社会公共利益顶层设计的缺乏 | 第34页 |
三、部门合理利益未得到有效的保障 | 第34-35页 |
四、部门失常利益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 第35页 |
第四节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研究 | 第35-40页 |
一、顶层设计 | 第36-37页 |
二、人员、资金的合理配置 | 第37页 |
三、合理的交易机制 | 第37-39页 |
四、健全绩效的考核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机制和方法研究 | 第40-52页 |
第一节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实现的总体框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联通模型 | 第41-43页 |
第三节 政府信息资源目录编制 | 第43-47页 |
一、政务信息资源的核心元数据 | 第43-44页 |
二、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 | 第44页 |
三、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赋码管理系统建设 | 第44-47页 |
第四节 政府信息资源目录分类 | 第47-50页 |
一、基础信息共享目录 | 第47-48页 |
二、主题信息共享目录 | 第48-49页 |
三、一般信息共享 | 第49-50页 |
第五节 目录服务建设 | 第50-51页 |
第六节 交换体系建设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案例研究 | 第52-58页 |
第一节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推动力实践 | 第52-53页 |
一、以顶层政策法律法规建设为基本保障 | 第52页 |
二、通过资金投入确保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项目的顺利进行 | 第52-53页 |
三、组建特殊机构协调部门利益 | 第53页 |
四、通过绩效管理进行共享激励 | 第53页 |
第二节 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方法实践 | 第53-58页 |
一、通过电子政务框架支撑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 第53-55页 |
二、通过目录体系建设为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技术支持 | 第55-56页 |
三、以政务主题应用为中心的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研究 | 第56页 |
四、通过标准制定确保部门间的系统互通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8-59页 |
第一节 本文总结 | 第58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