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Bt)及其杀虫晶体蛋白 | 第11-15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Bt)概述 | 第11页 |
·Bt杀虫晶体蛋白及其基因的分类 | 第11-12页 |
·Cry杀虫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第12-13页 |
·Bt杀虫蛋白的作用过程与杀虫机理 | 第13-15页 |
·Bt菌及Bt杀虫晶体蛋白的应用简史 | 第15页 |
·转Bt基因植物的兴起及商品化现状 | 第15-29页 |
·转Bt基因植物的兴起 | 第15-17页 |
·转Bt抗虫作物商品化应用的回顾及现状 | 第17-18页 |
·害虫对Bt作物产生抗性的可能及其对策 | 第18-26页 |
·Bt作物的安全性 | 第26-29页 |
·转Bt水稻的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转Bt水稻试验的回顾 | 第29-30页 |
·Bt水稻商品化还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受体植物材料 | 第33页 |
·目的基因 | 第33页 |
·农杆菌菌株 | 第33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5页 |
·供试的昆虫材料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43页 |
·农杆菌介导的明恢63的遗传转化(bar基因) | 第35-36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36页 |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及拷贝数鉴定 | 第36页 |
·转基因植株的除草剂抗性检测 | 第36-37页 |
·在田间对T_1家系进行选择 | 第37页 |
·在Basta培养基上进行的发芽试验 | 第37-38页 |
·转基因植株的Bt蛋白含量测定 | 第38-39页 |
·纯合Bt转基因家系的室内抗虫性测定 | 第39页 |
·昆虫对Bt水稻的取食行为 | 第39-40页 |
·Bt材料的田间抗性评价 | 第40-41页 |
·纯合Bt转基因家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第41-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62页 |
·三个Bt表达载体的转化 | 第43页 |
·T_0代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第43-44页 |
·T_1代转基因家系的田间种植和抗虫性观察 | 第44页 |
·高抗虫性T_1代转基因家系的Southern blot分析 | 第44-46页 |
·纯合转基因单株的筛选 | 第46页 |
·具有商品化潜力的转基因家系的筛选 | 第46-47页 |
·纯合转基因家系的Bt蛋白含量测定 | 第47-51页 |
·室内抗虫性检测 | 第51-52页 |
·昆虫对Bt水稻取食的选择行为的试验 | 第52-54页 |
·二化螟幼虫对Bt水稻或非Bt水稻取食的选择性 | 第52-53页 |
·二化螟幼虫对不同Bt水稻茎杆取食的差异 | 第53-54页 |
·三种Bt材料的田间抗性评价 | 第54-60页 |
·2004年的田间抗性试验 | 第54-55页 |
·2005年的田间抗性试验 | 第55-60页 |
·纯合转基因Bt家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 | 第60-62页 |
4 讨论 | 第62-71页 |
·以bar基因为筛选基因的遗传转化 | 第62-63页 |
·水稻转化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 第63页 |
·在T_1代对转基因家系进行的挑选 | 第63-64页 |
·不同转基因家系Bt蛋白浓度的测定及毒性比较 | 第64-67页 |
·害虫对Bt水稻的选择性取食的研究及其意义 | 第67-68页 |
·2004年与2005年田间抗性评价试验设计上的一些差异 | 第68页 |
·2004年和2005年两次田间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68-69页 |
·对于水稻转基因育种的一点讨论 | 第69-71页 |
·转基因育种植株的突变及其克服 | 第69页 |
·关于转基因育种的一些经验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5页 |
附录 | 第85-96页 |
附录1 农杆菌介导的明恢63的遗传转化操作过程(bar基因) | 第85-95页 |
附录2 个人简历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