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导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固定和浮动汇率之争及理论新发展 | 第10-18页 |
1.1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制度的比较 | 第10-13页 |
1.1.1 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国际间经济合作的影响 | 第10-11页 |
1.1.2 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 第11页 |
1.1.3 在应对冲击、防止货币危机方面的影响 | 第11-12页 |
1.1.4 名义锚、政府公信力和反通货膨胀的效果 | 第12-13页 |
1.2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新发展 | 第13-17页 |
1.2.1 “原罪论” | 第13-15页 |
1.2.2 “害怕浮动论” | 第15-16页 |
1.2.3 中间制度消失论及围绕它的理论争论 | 第16-17页 |
1.3 评价和看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汇率制度选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第18-24页 |
2.1 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遵循基本的原则 | 第18-22页 |
2.1.1 效率原则 | 第18-19页 |
2.1.2 经济稳定性原则 | 第19页 |
2.1.3 维持政府声誉原则 | 第19-20页 |
2.1.4 各方利益均衡原则 | 第20-21页 |
2.1.5 政策独立性原则 | 第21-22页 |
2.1.6 时宜性原则 | 第22页 |
2.2 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2.2.1 货币本位制度 | 第22页 |
2.2.2 经济规模 | 第22-23页 |
2.2.3 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进的历史及其评价 | 第24-27页 |
3.1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进的历史 | 第24-27页 |
3.1.1 机动性汇率安排时期(1949—1952) | 第24页 |
3.1.2 固定性的汇率安排时期(1953-1978) | 第24-25页 |
3.1.3 双重汇率的汇率安排时期(1979—1993) | 第25页 |
3.1.4 1994年以来的汇率制度 | 第25-26页 |
3.1.5 2005年7月21日后的汇率安排 | 第26页 |
3.1.6 评价与看法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第27-38页 |
4.1 钉住汇率制度的特点和缺陷分析 | 第27-31页 |
4.1.1 对交易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的限制导致市场结构的封闭性 | 第28页 |
4.1.2 人民币名义汇率不能完全反映外汇供求状况,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 | 第28页 |
4.1.3 市场垄断性明显 | 第28-29页 |
4.1.4 外汇市场发育不成熟,交易币种、品种单一 | 第29页 |
4.1.5 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与宏观经济目标相冲突 | 第29-30页 |
4.1.6 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弱化了企业和个人防范外汇风险的意识 | 第30页 |
4.1.7 在钉住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供给不能成为名义物价水平的稳定器 | 第30-31页 |
4.2 经典M-F模型及其在我国钉住汇率制度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及改进 | 第31-34页 |
4.3 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第34-36页 |
4.4 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负面影响 | 第36-38页 |
第五章 “角点汇率制度”在中国的不适应性分析 | 第38-44页 |
5.1 固定汇率制和货币局制度在我国不适应性分析 | 第38-42页 |
5.1.1 固定汇率制加强了金融的脆弱性 | 第38-40页 |
5.1.2 降低资源组合与利用的效率 | 第40页 |
5.1.3 政府为稳定汇率而承担的成本较高 | 第40-41页 |
5.1.4 固定汇率制在开放经济中本身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 第41-42页 |
5.1.5 固定汇率制不是我国未来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 | 第42页 |
5.2 浮动汇率制度在我国现阶段的不适应性分析 | 第42-44页 |
5.2.1 我国不具备浮动汇率制优势效应发挥的前提条件 | 第42页 |
5.2.2 我国如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比任何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更为剧烈 | 第42-43页 |
5.2.3 我国的经济稳定增长不允许汇率有较大的波动 | 第43-44页 |
第六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过渡期间的汇率安排 | 第44-52页 |
6.1 人民币汇率制度过渡期间的汇率安排-汇率目标区制度 | 第44页 |
6.2 汇率目标区理论简介 | 第44-48页 |
6.2.1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标准模型 | 第45-48页 |
6.3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设计思路 | 第48-50页 |
6.3.1 汇率目标区中的货币“篮子”与中心汇率 | 第48页 |
6.3.2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预警体系及干预手段 | 第48-50页 |
6.4 实施汇率目标区应该配套的政策措施 | 第50-52页 |
6.4.1 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真正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 第50页 |
6.4.2 改革价格体制,发挥利率和汇率的联动作用 | 第50-51页 |
6.4.3 大力发展货币市场,提高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金融市场协调的有效性 | 第51页 |
6.4.4 有效运用宏观经济政策 | 第51页 |
6.4.5 完善外汇干预,实施汇率监控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