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前言 | 第4-5页 |
第一章、课题研究模式的背景 | 第5-7页 |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 第5-6页 |
二、辽宁省东港市第一中学教学现状分析 | 第6-7页 |
第二章、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7-20页 |
一、研究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7-14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7-13页 |
·孔子的教学理论 | 第13-14页 |
二、研究模式的界定 | 第14-17页 |
·问题教学 | 第14-15页 |
·互动教学 | 第15-16页 |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 | 第16-17页 |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 | 第17-20页 |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 | 第17页 |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 | 第17页 |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原则 | 第17-18页 |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 第18-20页 |
第三章、“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第20-28页 |
一、“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20页 |
二、“问题——互动”教学实践与设计举例 | 第20-28页 |
·自由落体运动 | 第20-22页 |
·单摆 | 第22-25页 |
·自感现象 | 第25-28页 |
第四章、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一、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 第28-34页 |
·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学习兴趣调查分析与评价 | 第28-30页 |
·实验班与对比班学习质量的定量研究 | 第30-33页 |
·实证分析 | 第33-34页 |
二、讨论 | 第34-36页 |
·总结 | 第34页 |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4-36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注释 | 第36-39页 |
附录1 | 第39-40页 |
附录2 | 第40-43页 |
附录3 | 第43-46页 |
附录4 | 第46-50页 |
附录5 | 第50-53页 |
附录6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