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热对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引言第10页
   ·自然对流的研究第10-11页
   ·格子Boltzmann模型(Lattice Boltzmann Model,LBM)第11-17页
     ·LBM的发展历程第11-14页
     ·LBM的物理机制第14-15页
     ·LBM的边界条件第15-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第17-20页
第二章 双多松弛时间的热格子Boltzmann模型第20-30页
   ·双MRT-TLB模型的构建第21-26页
     ·用于模拟速度场的MRT-D2Q9模型第21-23页
     ·用于模拟温度场的MRT-D2Q5模型第23-24页
     ·TLB模型的边界格式第24-25页
     ·耦合的双MRT-TLB模型的运算流程第25-26页
   ·宏观方程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30页
第三章 双MRT-TLB模型对方腔自然对流的模拟第30-50页
   ·方腔自然对流的流场构造和参数设置第30-31页
   ·研究物理量第31-32页
   ·网格收敛性第32-33页
   ·Nusselt数的收敛性第33-36页
   ·动力学变量的收敛性第36-38页
   ·Mach数的影响第38-42页
   ·计算效率第42-43页
   ·双MRT-TLB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前人结果的比较第43-47页
   ·本章小结第47-50页
第四章 双MRT-TLB模型对Rayleigh-Benard对流的模拟第50-72页
   ·Rayleigh-Benard对流的流场构造和研究物理量第50-51页
   ·网格收敛性第51-52页
   ·Nusselt数和动力学变量的收敛性第52-57页
   ·模拟结果第57-67页
     ·Pr = 0.71时的模拟结果第57-60页
     ·Pr = 7.0时的模拟结果第60-67页
   ·Pr = 0.71时临界Rayleigh数的确定第67-69页
   ·侧边界条件的影响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72-75页
   ·全文总结第72-74页
   ·讨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致谢第80-81页
个人简介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甸子站夏季降水期间气溶胶湿清除影响的观测研究
下一篇:气候变化下东北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及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