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14页 |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低压配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意义 | 第9-11页 |
·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和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无功功率理论和无功补偿装置 | 第14-27页 |
·无功功率理论 | 第14-19页 |
·无功补偿装置 | 第19-23页 |
·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 | 第23-25页 |
·并联电容器的自动投切 | 第25-26页 |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加窗插值FFT算法在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第27-37页 |
·谐波和并联电容器的相互影响 | 第27页 |
·电力系统谐波测量的主要方法 | 第27-29页 |
·谐波分析算法的基本理论依据 | 第29-31页 |
·频谱分析中的问题 | 第31-32页 |
·加窗插值FFT算法 | 第32-36页 |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电力监测分相动态补偿控制器的研究概述 | 第37-45页 |
·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37-38页 |
·系统方案的确定 | 第38页 |
·71M6515H介绍 | 第38-40页 |
·TMS320F206介绍 | 第40-43页 |
·双端口RAM介绍 | 第43页 |
·CPLD介绍 | 第43-44页 |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系统硬件的设计 | 第45-63页 |
·系统的组成 | 第45-46页 |
·电源部分的设计 | 第46页 |
·71M6515H部分的设计 | 第46-51页 |
·71M6515H对输入信号的要求 | 第47页 |
·71M6515H的输入部分 | 第47页 |
·71MB515H与TMS320F206的接口 | 第47-51页 |
·TMS320F206部分的设计 | 第51-55页 |
·TMS320F206和单片机的连接 | 第51-53页 |
·TMS320F206和CPLD的连接 | 第53-54页 |
·TMS320F206的输出 | 第54-55页 |
·单片机部分的设计 | 第55-58页 |
·键盘部分电路设计 | 第56页 |
·LED显示部分电路设计 | 第56-57页 |
·通讯部分电路设计 | 第57-58页 |
·其它部分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58-62页 |
·系统复位电路 | 第58-61页 |
·掉电数据保存电路 | 第61-62页 |
·时钟电路 | 第62页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63-70页 |
·DSP部分软件设计 | 第63-68页 |
·DSP部分主程序 | 第63-64页 |
·FFT程序 | 第64-65页 |
·71M6515H串口中断服务程序 | 第65-66页 |
·投切电容器子程序 | 第66-67页 |
·软件设计注意事项 | 第67-68页 |
·单片机部分软件设计 | 第68-69页 |
·本章小节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提高系统性能采取的措施 | 第70-75页 |
·提高控制器测量精度 | 第70-71页 |
·硬件提高测量精度 | 第70页 |
·软件提高测量精度 | 第70-71页 |
·抗干扰措施 | 第71-74页 |
·硬件抗干扰 | 第71-72页 |
·软件抗干扰 | 第72-74页 |
·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结束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独创声明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