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信号压缩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信息论概念 | 第11-13页 |
1.3 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 | 第13-17页 |
1.3.1 无损压缩 | 第13-14页 |
1.3.2 有损压缩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小波分析与压缩特性 | 第17-28页 |
2.1 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变换 | 第17-18页 |
2.2 连续小波变换及其性质 | 第18-20页 |
2.3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0-21页 |
2.4 正交小波变换 | 第21-22页 |
2.5 整数小波变换 | 第22-28页 |
2.5.1 提升方法 | 第23-25页 |
2.5.2 整数的小波变换 | 第25-28页 |
第三章 零树算法和性能分析 | 第28-41页 |
3.1 小波零树的概念 | 第28-30页 |
3.2 零树量化的基本原理 | 第30-33页 |
3.3 系数扫描顺序 | 第33-35页 |
3.4 零树算法的编码过程和总结 | 第35-37页 |
3.5 嵌入式零树编码在一维脑电信号压缩中的应用 | 第37-41页 |
3.5.1 一维信号的零树结构 | 第37-38页 |
3.5.2 脑电信号EZW算法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8-41页 |
第四章 脑电信号的压缩方案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9页 |
4.1 脑电信号的特性 | 第41页 |
4.2 脑电信号压缩方案的提出 | 第41-45页 |
4.2.1 带有延迟输入的预测编码 | 第42-43页 |
4.2.2 整数小波变换及零树量化 | 第43-45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49页 |
4.3.1 压缩技术的评价标准 | 第45-46页 |
4.3.2 实验环境 | 第46页 |
4.3.3 实验流程 | 第46-47页 |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