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41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及应用 | 第15-18页 |
1.2.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 第15-16页 |
1.2.2 钢管混凝土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 第18-25页 |
1.4 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1.5 本文拟进行的主要工作 | 第31-39页 |
1.5.1 课题的提出 | 第31-36页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2章 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41-49页 |
2.1 概述 | 第41页 |
2.2 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第41-43页 |
2.3 核心混凝土的力学性质 | 第43-45页 |
2.3.1 混凝土的受压破损机理 | 第43页 |
2.3.2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第43-45页 |
2.4 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协同工作 | 第45-46页 |
2.5 小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3章 钢管混凝土短柱的约束效应系数研究 | 第49-72页 |
3.1 概述 | 第49页 |
3.2 钢管混凝土构件约束效应系数分析 | 第49-58页 |
3.2.1 核心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分析 | 第51-53页 |
3.2.2 约束效应系数分析 | 第53-58页 |
3.3 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试验研究 | 第58-65页 |
3.3.1 试验概况 | 第58-64页 |
3.3.2 试验的全过程描述 | 第64-65页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3.4.1 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与约束效应系数的关系分析 | 第65-67页 |
3.4.2 钢管混凝土构件极限应变的计算分析 | 第67-69页 |
3.5 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4章 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研究 | 第72-99页 |
4.1 概述 | 第72-73页 |
4.2 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弹性极限时轴压力计算公式 | 第73-75页 |
4.3 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公式推导 | 第75-80页 |
4.3.1 概述 | 第75-76页 |
4.3.2 三向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 | 第76-78页 |
4.3.3 第四强度理论 | 第78页 |
4.3.4 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公式推导 | 第78-80页 |
4.4 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80-87页 |
4.4.1 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纵环向应变关系曲线 | 第80-83页 |
4.4.2 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泊松比的关系曲线 | 第83-87页 |
4.5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 第87-95页 |
4.5.1 极限平衡法 | 第87-89页 |
4.5.2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89-92页 |
4.5.3 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分析 | 第92-95页 |
4.6 小结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第5章 钢管混凝土长柱与中长柱的承载力研究 | 第99-126页 |
5.1 概述 | 第99页 |
5.2 钢管混凝土长柱与中长柱轴压承载力公式的推导 | 第99-103页 |
5.3 混凝土轴心受压中长柱的试验研究 | 第103-109页 |
5.3.1 试验概况 | 第103-108页 |
5.3.2 试验的全过程描述 | 第108-109页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9-123页 |
5.4.1 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承载力与侧向挠度关系曲线 | 第109-112页 |
5.4.2 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承载力与纵、环向应变关系曲线 | 第112-115页 |
5.4.3 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承载力与纵向位移关系曲线 | 第115-118页 |
5.4.4 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承载力与泊松比曲线 | 第118-121页 |
5.4.5 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的承载能力分析 | 第121-123页 |
5.5 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6页 |
第6章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试验研究 | 第126-156页 |
6.1 概述 | 第126-128页 |
6.1.1 约束效应系数的确定 | 第127页 |
6.1.2 轴压比和长细比的确定 | 第127-128页 |
6.2 钢管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 | 第128-137页 |
6.2.1 试验概况 | 第128-133页 |
6.2.2 试验全过程描述 | 第133-137页 |
6.3 试验结果 | 第137-140页 |
6.3.1 滞回曲线 | 第137-138页 |
6.3.2 试件各截面的变形 | 第138-140页 |
6.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40-153页 |
6.4.1 低周反复荷载下钢材与混凝土的应力和应变关系模型 | 第140-142页 |
6.4.2 变形和耗能分析 | 第142-149页 |
6.4.3 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对比 | 第149-150页 |
6.4.4 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承载力的影响 | 第150-153页 |
6.5 小结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56页 |
第7章 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极限分析 | 第156-168页 |
7.1 概述 | 第156页 |
7.2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极限分析 | 第156-161页 |
7.2.1 基本假定 | 第157-158页 |
7.2.2 耗能机构的选取 | 第158-159页 |
7.2.3 虚功原理 | 第159-160页 |
7.2.4 试验框架的极限分析 | 第160-161页 |
7.3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受力分析 | 第161-166页 |
7.3.1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受力特点 | 第161-162页 |
7.3.2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的分析 | 第162-163页 |
7.3.3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承载力的分析 | 第163-166页 |
7.4 小结 | 第16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68页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68-173页 |
8.1 概述 | 第168页 |
8.2 结论 | 第168-171页 |
8.2.1 钢管混凝土短柱约束效应系数研究的结论 | 第168-169页 |
8.2.2 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研究的结论 | 第169-170页 |
8.2.3 钢管混凝土中长柱承载力研究的结论 | 第170页 |
8.2.4 钢管混凝土框架试验研究的结论 | 第170-171页 |
8.3 建议 | 第171-173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编著和发表的论文等 | 第173-175页 |
致谢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