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寄生式故障检测的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容错技术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2页
   ·容错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第14-17页
     ·发展史第14-15页
     ·研究现状第15-17页
   ·容错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内容及目标第19-20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20-22页
第二章 容错技术综述第22-32页
   ·相关概念第22-25页
     ·故障、差错及失效第22页
     ·容错第22-23页
     ·性能评估参数第23-25页
   ·容错技术分类第25-29页
     ·现行分类方法第25-26页
     ·根据冗余对象划分第26-28页
     ·根据实现方式划分第28-29页
   ·容错技术发展趋势第29-30页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第32-50页
   ·两类多处理机服务器系统第32-36页
     ·集群Web服务器系统第32-33页
     ·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系统第33-34页
     ·两类服务器系统比较第34-36页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的概念第36-38页
     ·分布式系统的定义第36页
     ·并行处理系统的定义第36-37页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的定义第37-38页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体系结构第38-40页
     ·体系结构第38-40页
     ·用户数据分布第40页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的节点动态管理第40-43页
     ·设计目标第40-41页
     ·节点目录第41页
     ·节点操作第41-43页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的信息交换第43-45页
     ·通信系统结构第43-44页
     ·消息发送第44页
     ·消息接收第44-45页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的任务处理第45-48页
     ·任务描述及处理第45页
     ·任务执行系统结构第45-47页
     ·任务执行过程第47-48页
   ·容错思想第48页
     ·自然界的启示第48页
     ·容错原理第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多模型预测复本控制机制第50-71页
   ·数据复本的作用第50-51页
   ·数据目录第51-53页
     ·目录结构第51-52页
     ·目录操作第52-53页
   ·复本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需解决的问题第53-55页
     ·研究现状第53-54页
     ·需解决的问题第54-55页
   ·预测复本控制算法第55-67页
     ·预测模型库第55-58页
     ·样本采集第58-59页
     ·任务量预测第59-61页
     ·冗余分布决策第61-64页
     ·算法描述第64-66页
     ·负载平衡策略第66-67页
   ·对比分析及测试第67-70页
     ·对比分析第67-68页
     ·测试及分析第68-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基于寄生式故障检测的容错机制第71-91页
   ·容错机制的目标及基本原理第71-73页
     ·目标第71-72页
     ·基本原理第72-73页
   ·容错数据结构第73-76页
     ·任务表第73-74页
     ·子任务表第74-75页
     ·表的维护和使用第75-76页
   ·寄生式故障检测算法第76-81页
     ·故障检测算法研究现状第76-78页
     ·故障检测算法评价指标第78-79页
     ·AFD算法原理第79-80页
     ·AFD算法描述第80-81页
   ·分布式并行容错算法第81-89页
     ·算法基本思想第81-86页
     ·辅代理动态重构过程第86-87页
     ·主代理动态重构过程第87-88页
     ·会话动态重构过程第88页
     ·系统动态重构过程第88-89页
   ·容错机制的特点第89-90页
   ·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性能分析及模拟测试第91-102页
   ·可靠性及可用性第91-92页
     ·可靠性第91-92页
     ·可用性第92页
   ·平均响应时间第92-98页
     ·平均响应时间分析第92-95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95-97页
     ·对比分析第97-98页
   ·模拟测试第98-100页
   ·小结第100-102页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工作第102-105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02-103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装配规划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股票期权制度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