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导论第1-10页
第一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概述第10-22页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第10-15页
  一、精神、损害的概念第10-11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第11-13页
  三、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第13-15页
 第二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第15-19页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概述第15-18页
  二、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意义第18-19页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在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领域的比较第19-22页
  一、联系第19-21页
  二、区别第21-22页
第二章 刑事诉讼领域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域外考察第22-26页
 一、平行式第22-23页
 二、附带式第23-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及问题第26-37页
 第一节 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6-31页
  一、立法现状第26-27页
  二、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小结第31页
 第二节 司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1-37页
  一、司法的现状第31-32页
  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我国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与思路第37-48页
 第一节 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第37-38页
  一、理论上的可行性第37-38页
  二、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第38页
 第二节 我国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路第38-48页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问题第38-41页
  二、被害人起诉选择权问题第41-42页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之诉的保护范围问题第42-43页
  四、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问题第43-45页
  五、建立我国的犯罪补偿制度,赋予刑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时向国家请求补偿的权利第45-47页
  六、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期限及有关人民法院告诉的问题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声明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相变硬化工艺参数自动选择模型及其程序开发
下一篇:仿人眼颈视觉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