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精制系统的模拟与改造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页 |
·苯甲酸的性质与用途 | 第10页 |
·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 第10-12页 |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 | 第10-11页 |
·邻苯二甲酸酐加热脱羧法 | 第11页 |
·三氯甲苯水解法 | 第11-12页 |
·苯甲酸精制技术 | 第12-17页 |
·精馏 | 第13-14页 |
·升华结晶法 | 第14-15页 |
·溶液重结晶法 | 第15-16页 |
·熔融结晶法 | 第16页 |
·超临界流体重结晶 | 第16-17页 |
·精馏过程的模拟及精馏设备 | 第17-20页 |
·多组元精馏模拟 | 第17-19页 |
·精馏设备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SNIA甲苯直接液相氧化法工艺流程 | 第21-28页 |
·SNIA甲苯直接液相氧化法装置简介 | 第21-22页 |
·产品精制 | 第22-24页 |
·装置简介 | 第22-23页 |
·装置特点 | 第23-24页 |
·精制工艺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质量差、颜色呈淡黄色、有异味 | 第24页 |
·高温下装置腐蚀严重 | 第24-25页 |
·热源导热油炉子能力不够 | 第25-26页 |
·负荷不够 | 第26页 |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26-28页 |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苯甲酸精馏过程的数学模拟 | 第28-33页 |
·模型精馏塔 | 第28页 |
·多元精馏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28-31页 |
·基本方程组 | 第28-29页 |
·热力学性质关系式 | 第29-31页 |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3-45页 |
·T-0103塔 | 第33-38页 |
·塔顶出料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精馏段板数的影响 | 第34页 |
·进料与侧线采出口之间的板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提馏段板数对T-0103产品纯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压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回流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T-0104塔 | 第38-40页 |
·理论板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压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39页 |
·塔顶出料量与进料量之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T-0105塔 | 第40-45页 |
·塔顶出料量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精馏段板数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提馏段板数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压力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回流比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各塔改造方案 | 第45-52页 |
·增加预分塔 | 第45-46页 |
·甲苯预分塔工艺流程 | 第45-46页 |
·T-0103塔 | 第46-49页 |
·操作压力 | 第47页 |
·塔板改造 | 第47-49页 |
·T-0104塔 | 第49-50页 |
·操作压力 | 第49-50页 |
·塔板改为填料 | 第50页 |
·T-0105塔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工业实验 | 第52-60页 |
·实验装置 | 第52-54页 |
·进料组成(wt%) | 第54页 |
·分析方法 | 第54-56页 |
·仪器设备 | 第54页 |
·仪器条件 | 第54-55页 |
·校准 | 第55页 |
·样品测定 | 第55页 |
·计算公式 | 第55-56页 |
·实验步骤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最佳操作参数 | 第58-59页 |
·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 第59页 |
·生产负荷成功扩大 | 第59-60页 |
第七章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0-63页 |
·苯甲酸质量提高 | 第60页 |
·催化剂用量降低 | 第60-61页 |
·操作条件更加缓和 | 第61-62页 |
·工艺改造取得显著效益 | 第62-63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一 甲苯法制备己内酰胺流程 | 第67-68页 |
附录二 甲苯氧化装置工艺流程 | 第68-70页 |
致 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