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变电站无缝通信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 引 言第1-17页
   ·变电站自动化概述第8-11页
   ·国内外变电站主要通信规约的介绍第11-12页
   ·论文课题的意义第12-13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完成情况第13-17页
第二章 无缝通信标准IEC第17-27页
   ·IEC 61850标准形成背景第17页
   ·IEC 61850的特点第17-24页
   ·有关IEC 61850的研究动态第24-25页
   ·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以太网通信转换卡的设计及调试第27-45页
   ·变电站通信网络的选择第27-29页
   ·通信网络分析第29-35页
     ·现场总线第29-32页
     ·工业以太网第32-35页
   ·以太网接口转换卡的硬件设计第35-38页
     ·接口转换卡的硬件设计方案及指标第35-36页
     ·控制模块及通信模块第36-38页
   ·接口转换卡的软件调试第38-44页
     ·以太网通信的调试第38-39页
     ·CAN控制器驱动及CAN通信协议的设计第39-43页
     ·其它通信模块的调试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变电站通信系统的MMS对象模型第45-54页
   ·MMS协议介绍及分析第45-48页
     ·MMS协议的产生背景第45-46页
     ·MMS协议的特点第46-48页
   ·MMS对象模型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第48-53页
     ·VMD对象模型第48-49页
     ·电力系统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功能结构第49-50页
     ·变电站IEDs的VMD模型的成员参数第50-52页
     ·变电站IEDs的VMD模型的服务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基于MMS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第54-67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结构设计第54-58页
   ·变电站通信服务模块的程序设计第58-64页
     ·Windows后台服务第58-60页
     ·使用ADO访问数据库第60-61页
     ·智能化网络配置第61-62页
     ·VMD对象的智能管理第62-63页
     ·多线程的应用及管理第63-64页
   ·以太网接口转换卡的程序设计第64-65页
   ·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结论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   谢第72页
声   明第72-73页
本人简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户接受农业新技术的障碍因素研究——以冀西北地区农户为例
下一篇: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中子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