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页 |
第二部分 补贴的定义 | 第5-21页 |
一、 什么是补贴--界定补贴的技术性困难 | 第5-6页 |
二、 补贴行为的主体 | 第6-7页 |
三、 寻求一个合适的定义--什么是法律应规范的“补贴” | 第7-10页 |
(一) 成本方法 | 第7页 |
(二) 利益方法 | 第7-8页 |
(三) 两种方法的差异 | 第8-10页 |
四、 什么是可抵消的补贴 | 第10-21页 |
(一) 界定可抵消补贴的方法 | 第10-16页 |
(二) 禁止性补贴 | 第16-18页 |
(三) 可诉性补贴 | 第18-21页 |
第三部分 GATT/WTO补贴规则中“补贴”定义的完善 | 第21-30页 |
一、 GATT1947下的补贴规则 | 第22-25页 |
二、 东京回合的补贴守则 | 第25-28页 |
(一) 东京回合补贴守则的谈判背景 | 第25-26页 |
(二) 关于补贴的“交通灯式的定义” | 第26-28页 |
三、 乌拉圭回合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 第28-30页 |
(一) 乌拉圭回合补贴协议在“补贴”定义上的发展 | 第28-30页 |
(二) 乌拉圭回合的反补贴规则呈现的特点 | 第30页 |
第四部分 我国补贴与反补贴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 第30-33页 |
一、 完善我国反补贴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第30-31页 |
二、 我国的反补贴立法在“补贴”定义上的完善 | 第31-32页 |
三、 继续完善我国反补贴法的建议 | 第32-33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33-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