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松藻煤电公司实施辅助决策系统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加快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10页 |
1.1.2 松藻煤电公司简介 | 第10-11页 |
1.2 松藻煤电公司实施辅助决策系统的必要性 | 第11页 |
1.3 松藻煤电公司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原则 | 第11-12页 |
1.3.1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 第11页 |
1.3.2 技术先进、易于升级 | 第11-12页 |
1.3.3 系统安全、可靠 | 第12页 |
1.3.4 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 第12页 |
1.4 松藻煤电公司辅助决策系统的组成 | 第12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 | 第12-14页 |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2 论文的特色 | 第13-14页 |
2 关键技术和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2.1 数据仓库技术简介 | 第14-16页 |
2.1.1 数据仓库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 第14页 |
2.1.2 数据仓库与传统数据库的比较 | 第14-15页 |
2.1.3 数据仓库的技术组成 | 第15页 |
2.1.4 数据仓库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2.2 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简介 | 第16-19页 |
2.2.1 联机分析处理的概念和特点 | 第16-17页 |
2.2.2 OLTP与OLAP的比较 | 第17-18页 |
2.2.3 OLAP的实现方法 | 第18-19页 |
2.3 项目管理综述 | 第19-21页 |
2.3.1 项目管理的定义 | 第19页 |
2.3.2 项目管理的内容 | 第19-21页 |
2.4 CMM和CMMI概述 | 第21-24页 |
2.4.1 CMM到CMMI的演进 | 第21页 |
2.4.2 CMM-SW的用途 | 第21页 |
2.4.3 CMM-SW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3 松藻煤电公司辅助决策系统设计 | 第24-37页 |
3.1 系统功能及开发环境 | 第24页 |
3.1.1 系统功能 | 第24页 |
3.1.2 系统开发环境 | 第24页 |
3.2 数据仓库建设 | 第24-33页 |
3.2.1 信息孤岛的形成 | 第24-25页 |
3.2.2 系统调研 | 第25-26页 |
3.2.3 数据仓库开发 | 第26-33页 |
3.3 前端展示系统设计 | 第33-37页 |
3.3.1 展示系统的功能 | 第33-34页 |
3.3.2 报表生成模块的设计 | 第34-35页 |
3.3.3 客户端展示模块的设计 | 第35-37页 |
4 系统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方法的运用 | 第37-54页 |
4.1 松藻煤电项目信息简述 | 第37页 |
4.1.1 松藻煤电项目的合同内容简介 | 第37页 |
4.1.2 松藻煤电项目的项目组成员和任务指派 | 第37页 |
4.2 松藻煤电项目计划的制订 | 第37-43页 |
4.2.1 项目计划制订的依据 | 第37-38页 |
4.2.2 计划的层次和结构 | 第38页 |
4.2.3 计划的详细程度 | 第38-40页 |
4.2.4 计划三步方略 | 第40-41页 |
4.2.5 设置警戒线和底线 | 第41页 |
4.2.6 工作量的评估 | 第41页 |
4.2.7 项目计划的跟踪 | 第41-43页 |
4.3 松藻煤电项目的质量管理 | 第43-47页 |
4.3.1 质量管理责任分配 | 第44-45页 |
4.3.2 质量管理实施 | 第45-47页 |
4.4 松藻煤电项目的风险管理 | 第47-54页 |
4.4.1 风险管理概述 | 第47-48页 |
4.4.2 被动和主动的风险策略 | 第48页 |
4.4.3 软件风险的类型 | 第48-49页 |
4.4.4 风险的识别 | 第49-50页 |
4.4.5 风险预测 | 第50-52页 |
4.4.6 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 | 第52-54页 |
5 经验总结和展望 | 第54-59页 |
5.1 项目开发经验汇总 | 第54-57页 |
5.1.1 软件工具的使用 | 第54页 |
5.1.2 软件配置管理的重要性 | 第54-55页 |
5.1.3 必要的软件评审 | 第55页 |
5.1.4 重视软件测试 | 第55页 |
5.1.5 项目组人员管理 | 第55-56页 |
5.1.6 有效的变更控制 | 第56页 |
5.1.7 技术文档一定要齐全 | 第56-57页 |
5.2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57-59页 |
5.2.1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5.2.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