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一. 唐小说发展初期的怪异描写--呈现“长”的趋势 | 第12-21页 |
1 此期志怪描写的创作特征 | 第12-17页 |
·“神异”十足的《古镜记》 | 第12-14页 |
·“妖精味浓的”《补江总白猿传》 | 第14-16页 |
·以仙气写人情的《游仙窟》 | 第16-17页 |
2 此期小说志怪题材兴盛原因分析 | 第17-21页 |
·小说创作的新题材尚未充分开拓 | 第17-19页 |
·传统文体形式对此期小说题材选择上的影响 | 第19-21页 |
二. 唐小说发展中期的怪异描写--志怪成份呈现“消”的趋势 | 第21-37页 |
1 唐小说发展中期的怪异描写消退的大致趋向及其特点 | 第21-23页 |
·本时期怪异描写消退的趋势 | 第21-22页 |
·本时期小说怪异描写的基本特点 | 第22-23页 |
2 唐中期志怪成份出现消退的主要原因 | 第23-29页 |
·创作题材开拓出了更多新领域 | 第23-25页 |
·传体作为小说基本体裁的确定 | 第25-27页 |
·小说创作思路与风气的变化 | 第27-29页 |
3 本时期小说怪异描写分析 | 第29-37页 |
·例一《任氏传》 | 第29-30页 |
·例二《枕中记》与《南柯太守传》 | 第30-32页 |
·例三《李章武传》 | 第32页 |
·例四《玄怪录》 | 第32-35页 |
·例五《柳毅传》 | 第35-36页 |
·例六《霍小玉传》 | 第36-37页 |
三. 唐小说发展后期的怪异描写-再次呈现“长”的趋势 | 第37-50页 |
1 怪异倾向增强后的小说创作特点 | 第39-40页 |
2 小说题材内容向搜奇猎异方向转变的原因 | 第40-41页 |
·政治不稳、社会动荡不安 | 第40页 |
·“游侠”之风兴起 | 第40-41页 |
·人民需要精神寄托 | 第41页 |
·神仙方术的盛行 | 第41页 |
3 本时期怪异描写的内容分析 | 第41-50页 |
·以怪异来写豪侠 | 第41-44页 |
·以怪异写人情习俗 | 第44-46页 |
·以怪异写人间情爱 | 第46-47页 |
·以怪异写报应 | 第47-50页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新罗国》 | 第47-48页 |
以冤报德--《王申》 | 第48-49页 |
冤气不散--《郑琼罗》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书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