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p2p的特点 | 第10-11页 |
·p2p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P2P应用协议识别技术基础 | 第13-25页 |
·P2P的概念 | 第13-14页 |
·P2P特性 | 第14-15页 |
·P2P应用协议识别方法 | 第15-16页 |
·Snort规则介绍 | 第16-21页 |
·snort规则关键字 | 第16-18页 |
·规则头 | 第18-20页 |
·规则选项 | 第20-21页 |
·优化snort规则 | 第21页 |
·深度包检测技术 | 第21-23页 |
·IPS的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P2P应用协议识别系统设计 | 第25-39页 |
·网络环境配置 | 第25-26页 |
·L7-filter安装配置 | 第26-30页 |
·相关文件的下载及内核的编译 | 第26-29页 |
·L7filter的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规则pat文件 | 第30页 |
·IPS的工作环境及结构设计 | 第30-33页 |
·规则移植 | 第33页 |
·协议分析准备及流程 | 第33-35页 |
·协议分析准备 | 第33-34页 |
·协议分析流程 | 第34-35页 |
·验证规则有效性 | 第35-39页 |
第四章 P2P应用协议识别实现 | 第39-84页 |
·传统协议类 | 第39页 |
·即时通讯类 | 第39-55页 |
·Qq登录版本号2010 | 第39-41页 |
·qq文件传输功能的禁止 | 第41-47页 |
·msn登录,账号过滤,文件传输,语音视频聊天协议分析 | 第47-55页 |
·流媒体类 | 第55-60页 |
·股票类 | 第60-61页 |
·下载类 | 第61-73页 |
·BT的禁止和限速 | 第61-63页 |
·建立BT的分析环境 | 第63-64页 |
·BT协议的工作过程 | 第64-68页 |
·一种检测BT流量的方法 | 第68-73页 |
·网络电视类 | 第73-75页 |
·编程实现规则的自动提取-LCS算法 | 第75-84页 |
·流量属性值统计 | 第75-76页 |
·流量属性特征提取 | 第76-8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5页 |
·本文总结 | 第84页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