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倾斜采空场处理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应用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3页 |
| ·采矿方法简介 | 第10-12页 |
| ·采空场处理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采空场处理方法综述 | 第13-17页 |
| ·崩落法 | 第14页 |
| ·充填法 | 第14-15页 |
| ·支撑法 | 第15页 |
| ·封闭隔离法 | 第15-16页 |
| ·联合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概述 | 第17-21页 |
| ·固体力学方法简述 | 第17-19页 |
| ·岩体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 ·木架山采空场处理初步方案的形成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2 岩体性质试验研究 | 第23-30页 |
| ·工程地质调查研究 | 第23-24页 |
| ·矿床地质概况 | 第23-24页 |
| ·采空场的工程地质概况 | 第24页 |
|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 第24-25页 |
| ·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第25-27页 |
| ·单轴压缩试验 | 第25页 |
| ·劈裂试验 | 第25-26页 |
| ·三轴剪切试验 | 第26-27页 |
| ·岩体力学参数研究 | 第27-29页 |
| ·本章结论 | 第29-30页 |
| 3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第30-37页 |
|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 ·渗流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31-33页 |
| ·模型选择 | 第31页 |
| ·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31-32页 |
| ·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 ·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原理 | 第33-37页 |
| ·耦合求解方法 | 第33-35页 |
| ·求解的收敛条件 | 第35-37页 |
| 4 采空场处理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7-51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计算范围 | 第37页 |
| ·计算假设和边界条件 | 第37页 |
| ·有限元网格剖分 | 第37-38页 |
| ·采空场处理参数的研究 | 第38-42页 |
| ·模型选择 | 第38-40页 |
| ·顶板极限跨度研究 | 第40-41页 |
| ·切顶深度及极限悬臂跨度研究 | 第41-42页 |
| ·放顶爆破参数的确定 | 第42页 |
| ·采空场处理前后顶板力学特性分析 | 第42-47页 |
| ·三剖面间的应力和位移比较 | 第47-49页 |
| ·采空场处理方案的形成 | 第49页 |
| ·本章结论 | 第49-51页 |
| 5 考虑双场耦合采空场处理顶板力学特性分析 | 第51-56页 |
| ·采空场渗流场分析 | 第51-52页 |
| ·考虑水力耦合作用采空场顶板力学特性 | 第52-54页 |
| ·考虑双场耦合对采空场处理的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结论 | 第55-5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1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