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一、 病名探源 | 第12-13页 |
二、 病因病机 | 第13-23页 |
(一) 古代文献记载 | 第13-19页 |
(二) 现代文献探讨 | 第19-23页 |
三、 证治方药 | 第23-26页 |
(一) 古代证治方药 | 第23-24页 |
(二) 现代治疗方药 | 第24-26页 |
统计分析 | 第26-37页 |
一、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26-27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二) 选方标准 | 第27页 |
二、 课题设计 | 第27-28页 |
(一) 数据规范化 | 第27页 |
(二) 建立数据库 | 第27-28页 |
三、 结果分析 | 第28-37页 |
(一) 两宋以前证治分析 | 第28-30页 |
(二) 金元时期证治分析 | 第30-31页 |
(三) 明清时期证治分析 | 第31-33页 |
(四) 现代证治分析 | 第33-34页 |
(五) 古今证治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六) 古代文献和现代药理研究对某些高频药物的相关论述 | 第35-37页 |
理论探讨 | 第37-40页 |
一、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糖尿病)认识的发展演变过程 | 第37-38页 |
二、 提出治疗新思路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