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论文

虚拟传感器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7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传感器系统概述第10-12页
   ·迎角/测滑角传感器介绍第12-14页
   ·虚拟传感器定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4-16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4-15页
     ·国内的发展状况第15-16页
   ·本论文的工作第16-17页
第二章 飞机的数学模型第17-35页
   ·运动方程坐标系的介绍第17-18页
   ·运动方程的建立第18-24页
     ·飞机运动方程建立的假设第18页
     ·飞机运动方程的推导第18-24页
   ·气动数据模型第24-27页
   ·大气数据模型第27-29页
   ·发动机模型第29-30页
   ·作动器模型第30-31页
   ·传感器模型第31-32页
   ·大气紊流和阵风模型第32-33页
   ·飞行控制律第33-35页
第三章 非线性观测器原理和方法第35-48页
   ·前言第35页
   ·非线性观测器原理第35-36页
   ·非线性全维观测器第36-37页
   ·非线性降维观测器第37-39页
   ·观测器增益矩阵H的确定第39页
   ·优化设计方法第39-42页
     ·Extrem优化方法第40-42页
   ·非线性观测器结构第42-46页
     ·降维观测器结构设计第43-46页
   ·飞行试验原理及其结构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应用INS/GPS系统估计迎角和侧滑角原理和方法第48-62页
   ·前言第48页
   ·导航基本概念第48页
   ·导航系统在飞机上的应用简介第48-51页
     ·导航仪表第48-49页
     ·无线电导航系统第49页
     ·天文导航系统第49页
     ·卫星导航系统第49页
     ·惯性导航系统第49-50页
     ·组合导航第50页
     ·飞机上惯导系统的主要功能第50-51页
   ·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第51页
   ·惯性导航系统(INS)结构的介绍第51-53页
   ·GPS全球定位系统介绍第53-55页
   ·应用INS/GPS系统估计迎角和侧滑角原理和方法第55-61页
     ·INS/GPS系统模块第56-57页
     ·体轴速度和加速度计算模块第57-58页
     ·气动力计算模块第58-59页
     ·非线性气动模型模块第59-60页
     ·气动力分解模块第60页
     ·阵风引起的速度分量估计模块第60-61页
     ·迎角和侧滑角计算模块第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非线性观测器仿真与分析第62-77页
   ·前言第62页
   ·飞机仿真平台第62-63页
   ·非线性观测器内部结构图第63-64页
   ·非线性观测器设计原理第64-65页
   ·非线性观测器反馈增益设计第65-66页
   ·仿真验证第66-76页
     ·正常迎角范围内低空低速估计效果验证第67-70页
     ·高空高速机动飞行情况下的估计效果验证第70-73页
     ·超大迎角飞行情况下的估计效果验证第73-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应用INS/GPS系统估计迎角和侧滑角仿真和分析第77-92页
   ·前言第77页
   ·仿真模块的划分第77-78页
   ·仿真软件流程图第78-80页
   ·仿真验证第80-91页
     ·正常迎角范围内低空低速估计效果验证第81-84页
     ·高空高速机动飞行情况下的估计效果验证第84-87页
     ·超大迎角飞行情况下的估计效果验证第87-91页
   ·小结第91-92页
总结第92-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GAT1和DGAT2基因多态性与牛部分经济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下一篇:超临界干燥深胶凝胶法制备TiO2气凝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