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植物-昆虫间的化学通讯及其行为控制的研究 | 第9-26页 |
|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 | 第9-13页 |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 第9-11页 |
|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 | 第11-13页 |
|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合成部位 | 第11-12页 |
|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合成 | 第12-13页 |
|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昆虫行为的调控 | 第13-17页 |
| ·寄主定向行为 | 第13-15页 |
| ·产卵行为 | 第15页 |
| ·取食行为 | 第15-16页 |
| ·驱避行为 | 第16页 |
| ·交配行为 | 第16-17页 |
| ·传粉行为 | 第17页 |
|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及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 第17-21页 |
|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特点 | 第17-20页 |
|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昆虫的防御作用 | 第20-21页 |
|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与昆虫行为调控的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收集与分离鉴定 | 第21-22页 |
|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活性测定 | 第22-23页 |
| ·植物-昆虫间化学通讯的应用研究 | 第23-24页 |
| ·研究前景与展望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收集和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 | 第26-36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30页 |
| ·供试植物 | 第27-2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 ·挥发物收集装置 | 第28-30页 |
| ·SPME法 | 第28-29页 |
| ·通气吸附法 | 第29-30页 |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 ·比较3种不同性质涂层的SPME萃取头萃取植物性挥发物的效果 | 第30页 |
| ·应用SPME分析2种供试植物活体植株的挥发物组成 | 第30-31页 |
| ·应用通气吸附法分析2种供试植物活体植株的挥发物组成 | 第31页 |
| ·检测应用SPME分析活体植株挥发物的萃取效率和重复性 | 第31页 |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 ·3种不同性质涂层SPME萃取头萃取植物性挥发物标准样品的效果比较 | 第31-32页 |
| ·应用SPME法分析2种供试植物活体植株的挥发物组成 | 第32页 |
| ·应用通气吸附法分析2种供试植物活体植株的挥发物组成 | 第32-34页 |
| ·应用SPME法检测活体植物挥发物的效率及重复性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美洲斑潜蝇植物性引诱剂的初步研究 | 第36-50页 |
| ·引言 | 第36-38页 |
| ·试验材料 | 第38-40页 |
| ·供试植物 | 第38-3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 ·试验方法 | 第40-44页 |
| ·应用SPME法对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收集与鉴定 | 第40-41页 |
| ·挥发物主要成分相对比例的确定 | 第41-42页 |
| ·美洲斑潜蝇田间诱捕试验 | 第42-44页 |
| ·顶空质谱分析鉴定的寄主植物挥发物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诱捕试验 | 第42-43页 |
| ·SPME法鉴定的寄主植物挥发物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诱捕试验 | 第43-44页 |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 ·SPME法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成分鉴定 | 第44-46页 |
| ·挥发物主要成分相对比例的确定 | 第46页 |
| ·田间诱捕试验 | 第46-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芳樟醇合成酶基因(LIS)转化拟南芥的初步研究 | 第50-62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试验材料 | 第51-53页 |
| ·供试植物培养 | 第51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51页 |
| ·外源基因与引物 | 第51-53页 |
| ·仪器 | 第53页 |
| ·试验方法 | 第53-58页 |
|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扩增 | 第53-56页 |
| ·载体构建 | 第53-54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4页 |
| ·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54-55页 |
| ·重组质粒的扩增与阳性克隆的PCR检测 | 第55页 |
| ·重组质粒的抽提与酶切鉴定 | 第55-56页 |
|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56-57页 |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6页 |
|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56页 |
| ·农杆菌阳性克隆的PCR检测 | 第56-57页 |
| ·农杆菌转化拟南芥 | 第57页 |
| ·T0代阳性植株基因组中外源lis基因的PCR检测 | 第57-58页 |
| ·拟南芥基因组DNA提取 | 第57-58页 |
| ·LIS基因的PCR检测 | 第58页 |
|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初步分析 | 第58页 |
| ·拟南芥转lis基因纯系植株的获得 | 第58页 |
| ·转基因植株挥发物的气谱分析 | 第5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58-59页 |
| ·T3代阳性植株基因组中外源LIS基因的PCR检测 | 第59-60页 |
| ·转化植物T3代植株挥发物的气谱分析 | 第60页 |
| ·讨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 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