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钻井工程论文--钻井理论论文

裂缝性泥页岩的水化稳定性研究及其应用

1绪论第1-28页
 1.1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第8-12页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及现状第14-27页
  1.3.1 井壁稳定的力学研究第15-17页
  1.3.2 泥页岩稳定的化学因素研究第17-22页
  1.3.3 泥页岩稳定的力学与化学耦合研究第22-27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构成第27-28页
2 泥页岩组构特征及物理特性第28-46页
 2.1 泥页岩的成岩第28-29页
 2.2 泥页岩的物质组成第29-36页
  2.2.1 粘土矿物的成分与基本构造第29-35页
  2.2.2 非粘土矿物第35页
  2.2.3 泥页岩的孔隙介质及水化反应第35-36页
 2.3 泥页岩的裂缝特征第36-40页
  2.3.1 泥页岩中裂缝或微裂缝存在的普遍性第36-38页
  2.3.2 泥页岩裂缝的成因第38-39页
  2.3.3 泥页岩裂缝的分类第39页
  2.3.4 泥页岩裂缝的描述技术第39-40页
 2.4 泥页岩的物理性质第40-46页
3 泥页岩水化数学模型第46-72页
 3.1 连续性假设第46-47页
 3.2 泥页岩微组构的数学描述第47-49页
  3.2.1 矿物组分分布的数学描述第47页
  3.2.2 粘土片大小分布的描述第47-48页
  3.2.3 非粘土矿物第48页
  3.2.4 粘土矿物颗粒空间定向排列的描述第48-49页
  3.2.5 微组构数学模型的定解第49页
 3.3 无裂缝泥页岩钻井液体系中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第49-59页
  3.3.1 钻井液滤液与地层流体混溶时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第49-56页
  3.3.2 钻井液滤液与地层流体不混溶时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第56-59页
 3.4 裂缝性泥页岩钻井液体系中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第59-64页
  3.4.1 钻井液滤液与地层流体混溶时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第60-63页
  3.4.2 钻井液滤液与地层流体不混溶时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第63-64页
 3.5 泥页岩水化应力第64-68页
  3.5.1 相邻粘土片之间的作用力第64-67页
  3.5.2 泥页岩水化应力第67-68页
 3.6 泥页岩水化后的强度变化第68-71页
  3.6.1 水化前泥页岩地层的应力状态第68-70页
  3.6.2 水化前泥页岩的强度条件第70页
  3.6.3 水化对页岩强度的影响第70-71页
 3.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4 模型求解及计算结果第72-82页
 4.1 模型的求解第72-74页
 4.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4-82页
5 模型的实验验证第82-104页
 5.1 岩样的获得第82-83页
 5.2 基础参数的测定第83-89页
  5.2.1 高温高压泥页岩渗透率的测定第83-87页
  5.2.2 高温高压泥页岩孔隙度的测定第87-89页
 5.3 孔隙压力穿透实验第89-95页
  5.3.1 高温高压孔隙压力穿透实验装置第89-90页
  5.3.2 孔隙压力穿透实验程序第90-92页
  5.3.3 实验的模拟计算第92页
  5.3.4 压力穿透实验验证结果及分析第92-95页
 5.4 端面吸水实验第95-102页
  5.4.1 无裂缝页岩的端面吸水实验第95-100页
  5.4.2 裂缝页岩的端面吸水实验第100-102页
 5.5 浸泡实验第102-103页
 5.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6 裂缝性泥页岩的水化稳定性研究的应用第104-120页
 6.1 常用泥页岩稳定剂稳定机理分析第104-109页
 6.2 泥页岩的井壁稳定问题第109-120页
  6.2.1 泥页岩失稳机理第110-116页
  6.2.2 泥页岩井壁的稳定问题第116-120页
7 结论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FC网络的数据广播技术及嵌入式数据广播网关实现
下一篇:基于六维控制器飞行仿真虚拟现实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