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 第1-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问题研究的现状 | 第9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9-11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行为及效率的相关理论:进展与述评 | 第11-23页 |
·研究的理论背景:一个关于 SCP 范式的简单回顾 | 第11-12页 |
·几个重要概念的一般性诠释 | 第12-18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定性与定量的标准 | 第12-13页 |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融资行为及融资效率:定义的诠释 | 第13-18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进展与述评 | 第18-23页 |
·以经典的 MM 理论为核心的现代企业融资理论 | 第18-19页 |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新发展与完善 | 第19-20页 |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一种较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 | 第20-21页 |
·西方企业融资理论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借鉴与启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融资行为:比较与借鉴 | 第23-33页 |
·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研究 | 第23-28页 |
·美国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 第23-26页 |
·英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 第26-27页 |
·日本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 第27-28页 |
·各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分析 | 第28-31页 |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28-30页 |
·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基本特征的简单概括 | 第30-31页 |
·几点启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行为及效率:现状和原因的综合分析 | 第33-47页 |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行为及效率研究:一个理性标准 | 第33-34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行为及效率研究:问题的蔓延 | 第34-40页 |
·间接融资方式的壁垒:一个统计数据的分析 | 第34-36页 |
·直接融资渠道的障碍:一个统计数据的研究 | 第36-40页 |
·失衡的融资结构、受约束的行为及低下的效率研究:成因透视 | 第40-47页 |
·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信息非对称理论 | 第40-41页 |
·一个被忽视了的现实问题:中小企业资本金不足 | 第41-42页 |
·一个重要原因之所在的问题:“国民待遇”问题 | 第42-43页 |
·一个没有系统论述清楚的问题:政府作用的系统发挥 | 第43-45页 |
·一个需要客观理性看待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优化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规范行为及提高效率:途径探讨 | 第47-69页 |
·多渠道增加中小企业资本金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 第47-54页 |
·企业资本金:企业信用的源泉 | 第47-49页 |
·充实中小企业资本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资本供给的经验分析 | 第49-52页 |
·增加我国中小企业资本金的优化途径 | 第52-54页 |
·加大金融制度创新的力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 第54-57页 |
·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制度创新:总体分析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页 |
·财政与金融的有效对接是解决问题的特殊点 | 第57-63页 |
·财政和金融手段:互为补充的“战略协作伙伴” | 第58-59页 |
·财政和金融手段的有效对接:一个亟待解决的特殊问题 | 第59页 |
·财政与金融有效对接方式的研究与探讨 | 第59-63页 |
·政府系统性作用的发挥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保证 | 第63-67页 |
·发达国家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措施:经验与借鉴 | 第63-65页 |
·我国政府作用的系统性改革:现实的价值取向 | 第65-67页 |
·结束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页 |